高长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看待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如何科学全面地学习和研究、认识和看待党的100 年,是一个重大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1】;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2】。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认识和看待党的100 年。通过梳理和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可以看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认识和看待党的100 年,其关键要求至少有这样三个:一是长时段,二是宽视野,三是深层次。
一、长时段:要以百年、千年为计,端起历史望远镜,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
未来,从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坚持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统一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大历史观之“大”,首先在于时间视野长远。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首先就是时间,时间构成了历史发展的纵轴,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以记录的刻度。因此,看待历史问题的视野,首先要坚持长时段,也就是要把历史特别是历史活动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放到长远的历史视野和时间纵深中去考察和分析。历史需要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历史只有拉长了看,才能看得更加真切更加全面。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时间和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有三个精彩论断:“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3】;“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4】,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5】;“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6】,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7】。这三个论断为我们以长时段的历史视野看待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供了重要思路。
第一,要以百年、千年为计,从长时段研究和看待党的奋斗历程
研究和看待党的奋斗历程,不能仅就党的100年看党的 100年,还要把党的 100年放到近代以后 180多年的中国历史、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放到 500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五六千年甚至更久远的人类文明史中来看。只有从这样的长时段来看,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辉煌和伟大: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陷入危亡之际,在各种主义和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进行了多次尝试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背景下,应时而生并义无反顾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使具有 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了新生机、续写了新辉煌;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使具有 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遭遇了低谷和严重曲折后焕发蓬勃生机,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探索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十几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饿肚子到解决温饱再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且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西方国家竭力鼓吹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唯一的”“普世的”“完美的”,成功开辟了一条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崭新路径,极大地改写着人类现代化版图,深远影响着人类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