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过哪些重要会议?

2021-12-01 1686 0
作者: 毛胜 来源: 学习时报

  提问:韦平伟中央团校教务部主任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过多少次会议,有重大影响的有哪些?

  解读:毛胜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1935年10月,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情况时说:“每次战斗前,连队的党员都召开会议,选出后备指挥员,大约有四五个人。如果连长在前线受伤或者牺牲了,队伍不会跑散,因为第一后备连长会立即挺身而出;如遇不幸,第二后备连长又会代替他,一个接着一个。”这生动反映了红军在漫漫征途中何以打不散、拖不垮,最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会是党的重要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各级组织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协调关系、宣传动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

  据统计,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留有记录的就有30多次,包括中央负责人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等。为便于了解和掌握总体情况,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对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作一简单梳理。

  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是争论和调整行军路线的系列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原定计划是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当局察觉后,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湘桂边构筑四道封锁线,安排重兵进行堵截和尾追。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后,博古、李德无视敌情,仍然坚持原定计划。毛泽东审时度势,建议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为了讨论解决行军路线问题,中央接连召开会议。1934年12月12日,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毛泽东的建议得到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赞成,但博古、李德拒不接受。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根据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向贵州西北前进,12月底到达瓮安县的猴场。12月31日晚至次日凌晨,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会议,作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会后,中央红军渡过乌江天险。更重要的是,经过这几次会议的一路争论,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