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他们整天吃得好极了,哪里知道老百姓都吃不上饭是什么感觉!”
1962年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期,各省省委书记在毛主席家里轮流汇报情况。会议开得很晚,吴连登就问主席要不要给大家做点饭,主席回看了他一眼,怒斥:
“一人一碗面条就好!我就要让这些省委书记们尝尝饿肚子的滋味,他们整天吃得好极了,哪里知道老百姓都吃不上饭是什么感觉!”
1
根据李银桥的记述,1960年,宋庆龄曾特意从上海带了一筐螃蟹亲自送到毛主席这里,给主席“尝尝鲜”。
看到宋庆龄的一番好意,毛主席为难的收了下来,算是打破了不收礼的信条,但在宋庆龄离开之后,却将这一筐螃蟹全部分给了自己的警卫,自己没有吃过一口。
贫瘠,歉收,饥饿,持续两年之久的基层浮夸风和长达三年的自然灾害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建国以来最危难时刻,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不是把裤腰带勒紧,与“老天爷”斗个你死我活。
当时毛主席的饭菜十分简单,只有一盘炝过的马齿苋撒上些盐在配一小碗米饭。
在那个全国都吃不饱饭的三年里,主席带头不吃肉蛋,每日里都是靠一些菠菜或者野菜就着米饭完成一天的身体所需。
“我们闹革命就是为了让人民吃饱肚子,不为活着而担忧,但是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忍饥挨饿,很多地方的百姓连树皮都没得吃了,我能每天都吃到青菜伙食已经很特殊了”——这样的话,警卫员们听到不是一次了。
包括当时还在上学的女儿李讷,因为自然灾害每月也只能分到27斤的粮食供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地想要给她多带一些粮食,但都被主席严厉拒绝。
每次看着女儿回到家里狼吞虎咽的模样,毛主席也只能把自己碗里的口粮留下大半给她。
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唯一能做的事情。
根据警卫员易以禄的回忆,在1958-1961这三年里,毛主席把自己身边的人分成了三批:① 跟在自己身边肩负日常保卫工作;② 留在家里协助保护家里人安全;③ 成立调查组,被下放到工厂学校去调查情况。
正是这个“调查组”,每次带回来的情况是最真实的:基层的事情,已经不能用严重两个字来概括了,简直是可怕、恐怖。
在调研结束后,毛主席以身作则,把自己每月的粮食供给从45斤缩减到35斤,并在全国的干部中间推行。
结果,毛主席的体重锐减,身边的中央警卫团成员也有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出现,出于战士的健康考虑,主席又下令保卫人员的粮食供给恢复到45斤,并允许他们自救。
……………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一向是毛主席最重要的治国要点,凡是涉及粮食问题的一切事务都会引起他的警觉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