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王忠新:“程朱理学”是导致“两宋”亡国的重要推手
“孔孟之道”消耗民族“血性”贻害深远
“程朱理学”是导致“两宋”亡国的重要推手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在兜售中屡屡受挫,一直不被当政者看好,孔子也如丧家之犬。直到“两宋”时期,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才真正成为官学。可就是在这套儒学发展到巅峰时期,“两宋”却极其悲惨地亡国灭种了,而恰恰用马刀铁蹄彻底灭亡大宋,其所建立的元朝,竟真正实现了“独尊儒术”,还将孔子捧到空前绝后的地步,这及其相互矛盾的历史现象,到底该让人们思索点什么?
一、儒学从春秋至大唐一直不被当政者看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向战国转化的历史时期,“孔孟之道”自创立以来,经春秋战国、秦至大唐,一直不被当政者看好,甚至成为“焚书坑儒” 的打压对象。
1.董仲舒提出一套“拍马屁”的“儒术”。“孔孟之道”似乎在汉武帝时有了转机,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思想需要,借原始儒学提出的“儒术”,核心理论有三点:一是天人感应,将儒学变成政治神学,等同封建迷信;二是屈民申君,就是要求人民、尤其是文武大臣都必须绝对臣服于皇帝,天子有生杀予夺的权威;三是三纲之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提出这套“拍马屁”的“儒术”,可汉武帝并不买账,也并非真正看重儒学,一度决定将董仲舒斩首,董仲舒唯恐遭到不测,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2.说汉武帝“独尊儒术”那是意淫。说什么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不论汉武帝时期,还是整个两汉时期,都找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凭实据。
先不说史料记载依据是否有误,就说汉武帝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派兵和匈奴进行了三次决定性战役: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前109年征服朝鲜,前110年开拓闽越,前135年-109年开拓西南等,“孔孟之道”那套假仁假义的理论,根本不能适应大规模的杀伐征战。
即使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实际也没有任何措施限制阴阳五行、纵横学派、黄老学说等其它各家的发展,至多汉武帝推行的是“儒表法里”,绝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魏晋南北朝至唐绝无“独尊儒术”。至于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唐代佛道思想盛行,哪里能看到有什么“独尊儒术”?又哪里看到儒学是官方的统治思想?更哪里看到孔子是官学的代表?
二、“孔孟之道”大发展的“两宋”却悲惨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