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坚守高地,三昼夜击退敌军18次进攻,被称“钉子户” 

2021-06-15 1188 0
作者: 铁锤杰克 来源: 搜狐网

  1952年10月2日,在中朝联合司令部的统一号令下,秋季反攻作战打响。在反击作战期间,驻守开城的65军与号称“精锐”的韩军11师在汶山以西的沿临津江一带较上了劲。双方在沙川河东岸的三座山——67高地、红山包以及86.9高地上演了好几出“拔钉子”与“反拔钉子”的经典战例。

  67高地并不高,可它地处开城前线的右翼前沿,是敌军在沙川河东岸的重要支撑点。驻守这里的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如同一颗“钉子”一般,深深扎进敌人的“骨肉”中,使其如鲠在喉。

  为此,敌人在攻打开城前,还专门做了个计划:一、先对板门店以东的马良山、高旺山发起攻势;二、行动成功后,部队将迂回至开城左侧,越过沙川河,自右侧对开城发动攻势。可要想跨过沙川河,那就必须要拔掉67高地这个“钉子”。很明显,第一、第二步能够顺利实施,都取决于拔掉67高地。因此,美陆战第1师决定先拿67高地“开刀”。

  ▲志愿军秋季反攻示意图

  ▲全套美式装备的韩军士兵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但582团团长兼政委的张振川却一点都不怕。战前,他还对官兵们表示:“这‘钉头’显然是碰上‘铁头’了!既然是硬碰硬,那就一定要分出个高下!”

  战斗打响后,2营5连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硬是把人数、装备占优的敌人赶了下去并抗击敌人多次反扑。10月3日,在与6连战友换防前,双方连长互相交换战情。5连连长表示:“兄弟,这里可是个‘大钉子’,能让美国人成天肚脐痛,你们可一定要守好!”

  “放心!既然你们能守得住,那我们一样能让‘大鼻子’寸步难行!”

  6连接防后,第二天清晨,敌人的飞机、重炮便对67高地狂轰滥炸。很快,高地上原有的简易工事都被敌人的炮火所摧毁,连指导员马如林身负重伤,全连伤亡不小。身为582团里少有的“智囊”,副指导员赵先有找到连长李才,向他献计:

  “美国佬的火力太猛,山上又没工事能躲。‘钉子’得吃进‘木头’里,我们得想想办法。”

  “什么叫‘钉子吃木头’?”

  “我们这些‘钉子’,要靠着屯兵洞这些‘木头’来找掩护。阵地上应该少放人,把主力部队安置在青山包下的屯兵洞里。必要时,再往阵地里加人。”

  李连长同意了。随即,赵先有带着一个加强班的战士驻守67高地,而连主力则全部撤进了屯兵洞,规避敌军轰炸。身为2营营长的李守忠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把6连的战法上报给团长张振川。还把赵先有“钉子吃木头”的话报给了团长。

  “什么钉子、木头?”团长听了老半天,摸不着头脑。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