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官帽滚滚来”: 如何理解唐宋时期的官员级别与官本位文化的形成?

2022-10-28 1235 0
作者: 刘杰 来源: 文化纵横公众号

  【导读】官员体系是理解中国政治社会的基础性要素,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官员体系及其文化脉络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切入中国历史与政治文化,从而为当代提供镜鉴。本文通过“级别弥散”的独特视角,试图理解唐宋官本位文化的形成过程。在作者看来,唐宋官本位体制的成熟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其一是级别的结构性扩张,包括职位级别的品位化和品位级别的扩充,二者融为一炉,官僚制的重心向品位级别不断倾斜;就职位级别而言,通过特设性职位、参照性职位、编外性职位、安排性职位的设立,一人多职等纷纷出现,职位序列得到很大扩充;就品位级别而言,在传统等级、基准等级、扩展等级等方面,官僚队伍通过等级的多序列实现极大扩张。

  其二是级别的功能性融合,品位级别不断向社会扩散,以精英吸纳的方式使大量“官人”散布在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与此同时,官方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进行社会汲取,级别管理和社会水乳交融,崇“官”尚“官”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不断向社会扩散,官本位体制成为传统社会中重要的支配性力量。在作者看来,唐宋时期官本位体制成熟的过程,就是级别管理实现弥散的过程。

  本文原载《学海》2022年第5期,原题为《级别弥散与官本位体制的成熟——对唐宋官僚制级别管理的考察》。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级别弥散与官本位体制的成熟——对唐宋官僚制级别管理的考察

  探寻传统官僚制如何走向成熟的官本位

  (一)问题:官本位体制何以高度发达?

  对中国古代社会而言,“官僚政治支配的、贯彻的作用,逐渐造成一种思想上、生活上的天罗地网”。官僚制是其基本特征和核心构成,而这种官僚制带有强烈的权力中心主义和等级制色彩,“是以权力本位为基础的官本主义体制,即权力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准,也是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支配着包括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的配置”。

  人们一般将传统官僚制这种强烈的等级制色彩称为官本位。官本位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一种社会体制,可以是社会运行状态,还可以是文化和价值,也可以综合起来看: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取向和制度安排,一切都以官为中心,以官为出发点和归宿。但其内核则是高度一致的,即以级别为本位,进一步说就是权势、地位和声望的获得,以官位占有和职能履行为准。基于此,本文对官本位体制做一界定:以官僚体系中相对应的个人级别作为确定社会成员地位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社会体制。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官僚体系内部,级别决定官员的个人地位;二是在官僚体系和社会之间,级别成为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依据。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