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苏联共产党历史(上)》(7-8)
第七章 布尔什维克党在准备和进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4月-1918年)
一 二月革命后的国内状况。党走出地下状态转向公开政治活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列宁的四月提纲。党的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方针
事变和临时政府的行为,日益证明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正确。它们愈来愈清楚地表明:临时政府不支持人民而反对人民,不主张和平而主张战争;临时政府不愿意而且也不可能给予和平、土地和面包。布尔什维克的解释工作获得了适宜的土壤。
工人和士兵推翻了沙皇政府和消灭了君主制的根基,而临时政府则分明想把君主制保存下去。1917年3月2日,它密派古契柯夫和叔尔根去见沙皇。资产阶级想把政权转交给尼古拉·罗曼诺夫的弟弟米哈伊尔。但是当古契柯夫在铁路工人的集会上演说完毕高呼“米哈伊尔皇帝万岁”的时候,工人们要求立即逮捕和搜查古契柯夫,并忿然说道:“洋姜不比萝卜甜。”
很清楚,工人是决不容许恢复君主制的。
工人和农民干革命、洒热血,是盼望结束战争,想要获得面包和土地,要求采取坚决措施来消除经济破坏现象;而临时政府却对人民的这些切身要求置若罔闻。这个由资本家和地主的最有名的代表组成的政府,根本不想满足农民关于把土地转归他们的要求。同样,它也不可能给劳动者以面包,因为要做到这点,就得触犯大粮商的利益,就得用各种办法征收地主和富农的粮食,但政府是下不了决心这样做的,因为它本身就同这些阶级的利益分不开。同样,它也不可能给予和平。同英法帝国主义者勾结的临时政府,不仅不想停止战争,反而企图利用革命来使俄国更加积极地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来实现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两个海峡、占领加里西亚的帝国主义计划。
很清楚,人民群众对临时政府的政策所持的轻信态度很快就要完结了。
显然,二月革命后所形成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不可能长久支持下去,因为事变进程要求政权集中到一方面:或是集中到临时政府宫墙内,或是集中到苏维埃手中。
诚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妥协主义政策,在人民群众中暂时还受到支持。当时还有不少工人,尤其是士兵和农民,相信“很快就会有立宪会议来把一切安排妥贴”,以为进行战争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保卫国家的需要。列宁把这种人叫作诚心诚意误入迷途的护国派。当时这些人还把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许诺和劝说政策看作是正确的政策。但是很清楚,靠许诺和劝说是不可能支持多久的,因为事变进程和临时政府的行为日益暴露和表明,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妥协主义政策是拖延时日和欺骗轻信者的政策。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