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土机和刺刀”下:冲绳美军基地建造背后的琉球人民血泪史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1951年1月4日,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首次明确提出“第一岛链”的概念,目的是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围堵的链形岛屿带。冲绳本岛就位于从东北的日本列岛开始,连接琉球群岛、台湾岛,到西南的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第一岛链”上。
如今,虽然冲绳县面积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但超过74%的驻日美军军事设施和70%以上的军事人员集中于此。美军冲绳基地与中国近在咫尺:距离钓鱼岛只有400多千米,距离台北600多千米,距离福州也只有800多千米。作为巩固和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的最前沿,冲绳基地面朝东亚大陆,背靠西太平洋,与横须贺、佐世保等美军基地相呼应,既可支援美军陆上作战,又可驰援美军海上作战。冲绳本岛作为琉球群岛第一大岛,位于东亚海上交通要冲,其军事价值在二战期间就已经显现出来,不仅易于进攻日本本土,而且还是整个太平洋的枢纽。二战后期,美军出动45万大军与日军激战近100天,付出伤亡7.5万多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的巨大代价后才夺占它。
远东“太平洋基石”
1946年2月2日,盟军总司令部宣布对琉球群岛实施军事管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认为:“美国掌握这个多事之地,将对该地区的和平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战后这一海域将存在很多潜在性危机,因而在琉球建立军事基地对其进行控制,或让其控制在自己盟国手中是非常必要的。”1946年7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杜鲁门陈述了占领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并将琉球群岛上的冲绳视为关键性的战略基地。
1947年,麦克阿瑟和正在访问东京的美国人记者团会谈时说:“琉球人不是日本人,所以日本人不会反对美国拥有琉球”“把琉球作为美军空军基地可以保障日本的安全”等等。1951年1月13日晚餐会上,日本首相吉田茂表示想让琉球人保有日本国籍,麦克阿瑟当场明确回答“NO”。麦克阿瑟关于“琉球人不是日本人”的谈话,表明他确实对琉球历史有深刻的认识,更清楚日本政府面临利益抉择时一定会放弃琉球。日本在叫喊“一亿玉碎”的二战末期,琉球群岛成了“本土抗战”口号下最大的战争牺牲品。所有地面的文化遗迹几乎都毁于战火,大量琉球平民死于战争。1979年被披露出来的“天皇口信”曾经给世界带来巨大震动。1947年9月,在传达给麦克阿瑟的昭和天皇的口信中,昭和天皇表示:“天皇希望美国继续对冲绳以及琉球其他岛屿的军事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