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于堤村:一个孕育了志愿军女英模解秀梅和77位烈士的英雄故里

2024-11-11 1425 1
作者: 刘京、沙国武 来源: 红歌会网

  毛主席为解秀梅签名

  70多年前,1952年5月23日,注定是一个特殊日子。那天,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草坪广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亲切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其中有唯一女英模荣幸地被选中代表全体志愿军将士向毛主席献花。只见她眼含热泪,走到毛主席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前,激动地对毛主席说:“我们志愿军全体将士向您问好,祝您健康!”毛主席高兴地回答:“谢谢,祝你们胜利!”

  当大家以为献花仪式到结束了,没有预想的一幕发生了:这位女英模难掩内心的激动,就像一个孩子突然扑到毛主席怀里,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幸福的泪水从脸颊淌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景,主席的表情显得镇定自若,他微闭双眼,更像一位慈父接受眼前这位孩子的祝福。此时,在场记者的吕厚民立即端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瞬间。。。

  解秀梅激动地与毛主席拥抱

  这位志愿军女英模,便是来自河北高阳县于堤村的解秀梅。

  “王芳”式的传奇女英雄解秀梅

  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高阳县姑娘解秀梅,1949年8月参军入伍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跟随部队被编入志愿军20兵团68军202师,参加了这场气壮山河的立国之战。赴朝后面对的第一次考验是18天的连续行军,一路之上风餐露宿,解秀梅身背和男同志一样重的行装,不仅没有掉队,还经常帮助一些体弱的同志。在艰苦的行军中,她经常和同伴们赶到队伍前面说快板、搞宣传,鼓舞战友们的士气,至今还保留着其中她自编自唱一段《小快板》:“路程70里,小伙咱们比一比。背的东西不算重,50斤重称得起,走起路来快如风。叫同志,你来听,号角响起炮声隆。叫同志,你莫停,到战场上要立功,消灭鬼子援朝鲜,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那时部队的文工团工作,并不像今天我在影视里看到的那样轻松地说说唱唱,每到宿营地,她还不知疲倦地给同志们烧水做饭、缝补衣物、上山砍柴,后勤工作反而成了主业。

  随着战争的残酷性加剧,伤病员开始增多,战地医院的人手不够用了,此时解秀梅主动向师领导提出要去战地医院做护理工作。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每当有伤员抬来发现腿脚冻伤的时候,她便设法使其伸进自己的袖筒焐暖焐热。

  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打柴回来时,遇到9架敌机袭击志愿军救护所。当她得知病房里还有一位伤员李永华没有转移出来,便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子把他背了出来。就在他们临近防空洞附近时,一颗炸弹落下即将爆炸的瞬间,解秀梅用自己的身体扑住了李永华,炸弹爆炸声将二人震昏,掀起的石块和沙土把她俩埋了起来,除了军装浑身是血,所幸的是他俩都无大碍。不久,志愿军总部为她记一等功。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