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忠:1935年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关键一年


图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就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仰,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用奉献与牺牲写就的历史。在共产党人前进的征途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险象环生,处处充满了危机与风险,党和红军不但要面对并战胜强大的敌人,更要克服和纠正来自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上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由于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革命的能否成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影响很大,故共产国际对此极为重视。中共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为了培养大批干部,中共在成立初期及后来一段时间,先后派出了大批青年到苏联学习或去欧洲勤工俭学,党寄希望于这些人,在学成之后回到祖国,能够将学到的苏联革命成功经验和其他国家好的做法用于中国,使得中国革命能够早日成功。这些人后来的确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后来成为了党和军队领导人的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都先后去过法国;张闻天、博古、任弼时、王稼祥、张国焘、王明等也先后去过苏联。青年毛泽东虽然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但很支持向西方学习。早在党成立之前,他就支持过“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维汉等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对于党派出去的这些人,他不但大力支持,从各方面为党筹措资金,还以个人名义向社会名流人士章士钊借两万大洋,资助这些人出国。解放后,这笔本应由党来偿还的本金及利息,毛泽东却用自己的稿费还清了这笔钱。

  大多数出国学习的人在回国之后,都能够结合实际努力地去为党工作,有的人后来还成为党和军队的领导骨干,被党委以重任担任了要职,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有一些人,回国之后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在党内以太上皇和钦差大臣自居,指手画脚,一切唯共产国际马首是瞻,满嘴讲的都是马列主义,就是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使王明等人占据了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从此也就拉开了导致中国革命受挫和失败的序幕。这些教条主义者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他们掌握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之后,就使得“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一意孤行。当他们把党和红军折磨了四年之久使其遭受重大损失,再也领导不下去了的时候,直到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才被迫得以收场。这些教条主义者给党和红军造成的危害是空前的。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