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的张国焘与徐海东


  张国焘与徐海东,同为中国共产党人,他们之间曾是标准的革命同志。然而,二人在实际工作上并无太多太直接的关系,尤其二人在党内早期的地位与贡献上,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前,张国焘是鄂豫皖苏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出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彼时的徐海东,只是张国焘手下一名中高级军事指挥员,按级别,徐海东几乎没多少机会能向张国焘直接汇报工作。后来,鄂豫皖苏区遭受国民党军队连续围剿,由于张国焘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致使鄂豫皖根据地遭受重创。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苏区,被迫辗转到川西北,在那里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驻足四川后,红四方面军一度发展得轰轰烈烈,形势一片大好,军队人数迅速发展到八万人枪,成为几可与中央苏区相媲美的重要红色工农武装。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徐海东接受党的指示,没有随大军西进,继续坚守在鄂豫皖根据地跟敌人斗争周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因遭遇重大失利而被迫长征。同年11月,坚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面对四面围剿的优势敌人,处境艰难,无奈之下,也被迫长征。徐海东彼时先出任二十五军副军长,后任军长,同吴焕先、程子华等人一起,率领红二十五军开始了同样艰苦异常的长征。

  若论革命资历与早期贡献,徐海东与张国焘几乎是云泥之别。张国焘出身富豪家庭,北大高材生,深受五四青年运动领袖陈独秀、李大钊赏识,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领袖,曾担任过北大演讲部部长,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之一。张国焘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是中共一大执委会主席,他受陈独秀和李大钊委托,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共一大及大会,领导了一大有关文件的起草与审定。他曾留学苏联,面见过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从苏联回国后,他受中央派遣,到鄂豫皖工作,成为苏区革命事业的重要掌舵人。徐海东呢,出身贫寒之家,未上过一天学,参加革命前曾做过11年窑工。后受革命思想影响,率领整个家族投身革命事业,完全彻底地以革命事业为家。参加革命后,徐海东先后担任过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直至长征途中的红二十五军军长和后来与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后合编而成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跌遭磨难,艰苦备尝。好在军中有被大家誉为红二十五军军魂的吴焕先在,徐海东只需要做好具体的军事指挥工作即可。然而,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吴焕先在一次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由于军政委程子华是中央临时委派干部,对军内各方面情况尚不熟悉。一时间,红二十五军陷入高度迷茫之中。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困境,身为红二十五军军长的徐海东,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罕见的冷静无畏与果决,很快抚慰了大家的情绪,迅速带领全体将士走出困厄,历经艰难挫折,最终同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成了红十五军团,军队人数增加到七千余人,徐海东当仁不让地出任了军团长。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