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乾坤”这个人物所想到的——刘继明老师《黑与白》读后点滴
刘继明老师的小说《黑与白》中,有一个人物叫宋乾坤。宋乾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革命,解放前在从事地下党工作时,有过叛徒嫌疑。解放后,这个叛徒嫌疑始终也没有查清楚。更重要的是,宋乾坤这个人,虽然参加了革命,但是个人主义思想挺严重。解放后,他贪图享受,而且一心向着升官,想着谋取更高的地位。宋乾坤虽然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但是他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而且在解放后生活腐化,在男女关系方面很不检点。文革期间,宋乾坤理所当然受到了清算和批判。但是,“改开”后,宋乾坤又被平反,而且成为“改革派”。不仅如此,“改开”后的宋乾坤又沾上了经济腐败问题。
通观宋乾坤的一生,与某些老干部颇为相似。当然,刘继明老师是把不同的老干部身上的特点,经过文学虚构,集中到了宋乾坤这个人物身上,使宋乾坤这个人物具有了象征意义。这个象征意义,就提醒着人们去反思。反思什么呢?就正如毛主席1976年年初在《重要指示》中所说的那样:“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思想还停止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甚至反对。……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
文革中,有不少曾经在白区工作过的老干部,被指为历史有问题,甚至有的人被直接指为有叛徒嫌疑。文革后期,多数老干部都被还以清白。其实,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白区地下党的纪律是非常严格的,当时确实出现过一些叛徒,甚至身居重要职务的叛徒,也曾给党组织造成过很多破坏。但是总的来看,民主革命时期,白区地下党的多数党员是很好的,是怀着一颗赤胆忠心,提着脑袋干革命的。正因为当时地下党纪律非常严格,所以一旦出了叛徒,很快就被发现并清除,没有造成地下党内部长期隐藏着大量叛徒、特务这种情况。
纵观历史,从民主革命过来的老干部,之所以有些人进了新社会、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反而落后了,主要原因恐怕并不是跟他们解放前的经历有关,而是跟他们自身的思想、世界观改造不彻底有关。1972年,稻某人给毛主席写信,表示“永不翻案”,毛主席在他的来信上批示说,稻某人“没有历史问题、没有投降过敌人”。其实,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历史上没有问题,就能说明他思想不会堕落吗?就能说明他不崇拜资本主义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