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歌:《黑与白》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与彭水周先生商榷

2023-08-25 3611 3
作者: 闻歌 来源: 红歌会网

  近日,乌有之乡和红歌会网两大红色左翼网站接连发表彭水周先生的《心不改坚如磐》《党旗为什么这样红》,对著名作家刘继明的最新长篇小说《黑与白》进行评论,两篇文章各自选取了小说中两个并不很重要的人物王胜利和俞解放(老校长)为对象,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分析,角度颇为新颖,但笔者读完之后,却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黑与白》正式出版之前,网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评论文章,如滠水农夫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和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担任学术指导,三位青年学者参与的“三人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黑与白》做了学理化的解读,笔者拜读后深受启发。其中,滠水农夫的文章认为,《黑与白》“站在中国占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立场,对社会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用刘老师的话说是“努力揭示出被各种强势和流行话语遮蔽、扭曲和阉割的现实”,因而这样再现的现实就必然与各路精英权贵眼中笔下的现实不一样,甚至相反。“在“三人谈”《<黑与白>和人民现实主义》中,作者提出了“人民现实主义文学”的概念:“一、人民现实主义是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捍卫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的文学;二、价值观上,人民现实主义是在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代,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复辟的文学;三、创作方法上,人民现实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和左翼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刘继明从《人境》到《黑与白》的创作实践,是对“纯文学”、底层文学和新社会主义文学的重大超越。“等等。

  这些论述清晰地勾画出了《黑与白》和中国当代主流文坛以精英主义为特征的“纯文学”之间的本质区别,不难看出,《黑与白》的着力点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三十年进行全面反思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全局性乱象进行了深入批判,是一部真正站在绝大多数劳苦大众立场,为社会主义招魂正名、为人民歌哭,为时代作证的人民现实主义力作。

  然而,笔者从彭水周先生对王胜利和俞解放这两个人物的解读中,看不到丝毫的人民立场,而是充满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说辞,例如:“改革开放摈弃了很多被改革者认为远远落伍于时代潮流的陈腐政治观念和计划经济时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一些固化观念,如“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赛”“反修防修”“一大二公”等等,取而代之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国企改制,农村分田到户……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像一根巨棒,搅动着计划经济政治制度和传统观念,宣示一个崭新的大时代的到来。然而悲摧的是,王胜利的思想还执拗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说得更远一点,他思想的根子还牢牢地扎在从解放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那套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里,成为新时代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一粒不入流的砂子。“(《心不改坚如磐——评刘继明小说<黑与白>》)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