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这是认识中美关系问题的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我和三峡人家近几年才相识。我俩同为老六六届高中生,下过乡,有共同的人生经历,有对共产党毛主席,对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情感,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对帝国主义、阶级敌人、党内走资派无比的仇恨。我们直接见过几次面,有过交谈。虽机会不多,但在网上、微信上经常见面。他写的马列著作学习和时政文章我经常阅读。写得极其深刻、犀利。如他去年写的系列文章《学习马克思》等等。
昨天上午,从微信上又看到三峡人家一篇谈中美关系的文章《试论“脱钩”与“拒绝脱钩”》(以下简称《试论》),读后非常感慨,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有这样几点“好”:
简明概括王毅部长谈话要点:8月5日,针对美国一些政客鼓噪中美脱钩的言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记者专访,实际是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表明关于目前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的声明。对于这个声明,《试论》概括到:一个目的:敦促美国放下傲慢和偏见。两个“不”:不冲突不对抗。三个清单: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缓解当前的紧张局面,回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树立四个框架:一要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二要畅通渠道,坦诚对话;三要拒绝脱钩,保持合作;四要放弃零和,共担责任。所有内容归结为一个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即“拒绝脱钩”。
第二,比喻非常恰当:《试论》为了说明王部长谈话的荒谬性,用了一个比喻。即“小妾”和“暴君”的关系。文中说,“小妾”面对肆虐自己“傲慢和偏见”的“暴君”不是针锋相对抗争,却是反复高呼口号,有用吗?阿Q精神胜利法自我宣布“拒绝脱钩”,有效吗?这样的一相情愿能奏效吗?“小妾”被“暴君”欺负在于自身天真、软弱,而“暴君”得寸进尺与“小妾”妥协退让不无关系。《试论》说,这是“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笔者认为,这个比喻太形象逼真了,太恰当了。也许有网友质疑,中国与美国不是“妾”与“夫”的关系,怎么能说是恰当呢?这一质疑是对的。但把中美关系比喻为夫妻关系,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民,而是中国政府自己,是把自己摆在“妾”的地位、立场乞求“暴君”放弃“傲慢和偏见”,放弃“休书”,自我宣布“拒绝离婚”,难道不是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吗?难道不是劝说虎狼改变吃人的本性极其愚蠢透顶的方法吗?从这个意义上上,比喻是完全恰当的。
第三,指出两个基本事实:一个事实打了王部长的一记耳光。外长的劝说还余音在耳,8月9日美国官方一要员访问台北,代表美国政府宣布:“台湾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如果中国胆敢阻扰就让中国付出惨重代价。”这是多么吓人的恐怖!难道这就是对我们外长的回应?似乎台湾的主权不在中国而在远隔万里之外的美国了,真是无理而又猖狂。另一个事实是指出美国如此霸道欺负中国是与多年中国的外交软弱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试论》说:“这种光天化日之下挑战中国主权,支持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罪恶而无耻的话为何说得如此霸气呢?难道不是我们的软弱助长起来的吗?”文中还说,我们的外交部面对美国的强盗行径除了劝说,还是劝说,连强烈“抗议”的字眼都懒得用。这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甚至还不如一个国力远不如中国的普通小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强硬态度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