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一切空话都无用,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延安时期党员群众一起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延安时期面对困难时,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王东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有无数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艰难险阻如影随形,一道道难关横亘眼前。但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智慧以及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路过关斩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回望历史,犹如开启一座蕴藏无尽智慧与力量的宝库,成为我们汲取精神养分、找寻前行方向的明智之举。1942年,世界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动荡之中,中国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下艰难前行。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灯塔,在重重困难与挑战下,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以审慎的态度剖析这一年,去探寻先辈们在困境中坚守的信念,在艰难中奋进的勇气,在复杂局势下做出正确抉择的智慧,对当下的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至暗时刻:“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1942年的延安,面临的首要困难是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断绝、供养人多、物资匮乏等方面。面临的第二重困难是战争威胁和军事封锁。1942年,日军对陕甘宁边区采取隔河炮击、飞机轰炸、经济封锁、特务渗透与破坏等手段,旨在摧毁边区的指挥中枢和民众的抵抗意志,破坏边区的建设与发展,扰乱边区的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不准边区的农副产品向外输出,亦禁止“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入边区,使得延安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粮食作物小米的价格一度攀升至原来的14倍之多。面临的第三重困难是延安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加之1942年延安地区遭遇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1942年8月3日,安塞县遭遇大雨,导致作物被冲毁,溺死74人,11400户人家受灾。此外,甘泉、延川、延长、子长、安塞、志丹、绥德等17市县还遭受了水灾、雹灾、风灾、虫灾和瘟疫。原本困难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毛泽东回顾那时的情形时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应对危机的总方针:“巩固自己,沉机观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