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刀郎的“毛主席”情结


  3月29日,刀郎在武汉演唱会带领万人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视频引起了刷屏:

  特别是那句“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唱出之后,引得无数人热泪盈眶。

图片

  网友评论道:原版红歌最美!

图片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李劫夫同志作词作曲创作的一首曾经引发亿万中国人传唱的经典歌曲。90年代,原版歌词中的“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中的“毛主席”在公开演出场合被某些人抹去了,然而群众自发唱红歌时,还是更愿意传唱最初的版本。

  这一次,刀郎在万人演唱会上不仅勇敢地唱出了原版中的“毛主席”,还带领上万观众大合唱。这份勇气,怎能不令人钦佩呢?

  刀郎曾演唱并改编歌曲《萨拉姆毛主席》,这首歌以新疆民歌为基调,歌词中反复唱诵“萨拉姆毛主席”(“萨拉姆”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致敬”),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切爱戴与感恩之情。

  所以,尽管刀郎本人未直接发表对毛主席的评价,但通过这首歌曲的演绎,我们也不难听出刀郎对毛主席的深厚情感。

  不仅仅是这首《萨拉姆毛主席》,刀郎在世纪初刚刚“出道”时,除了推出他本人原创的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还翻唱了大量的经典红歌,以一己之力在新世纪的中国民间重新掀起红太阳歌曲的热潮。

图片

  刀郎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的资中县。毛主席逝世的时候刀郎才5岁,而刀郎成长的青少年时代正是非毛化高涨的时代,那么,刀郎的毛主席情结又是怎么来的呢?

  16岁那年开始,刀郎离家闯荡,从四川内江到新疆乌鲁木齐,做过服务生,组过乐队。

  对于刀郎这样一个怀揣朴素音乐梦想的青年来讲,现实从来都很残酷:因为没钱,刀郎的合作伙伴散了,他的女儿刚满40天时,前妻跑了。

  然而,在一个急功近利、抄袭成风的音乐圈,刀郎却拒绝随波逐流,自打出道以前就一直坚持做民间采风,保持曲风的地方性,力图复兴民乐。

  在物欲横流的大时代,刀郎只身深入到新疆广袤的沙漠戈壁去寻找生命的曙光,去探寻音乐的灵气,深入南疆各族群众家中去体验生活的疾苦,去艰苦地方体验生活的艰难和抗争。

  也正是这10年的新疆生活给了刀郎在音乐方面茁壮成长的养分。

  深入过新疆农村地区的人都知道,新疆各族群众至今还对毛主席怀着深深的热爱之情,很多群众家里至今还挂着毛主席像。笔者猜测,大约是新疆的各族群众教育了刀郎吧。

  2005年开始,刀郎更是将自己的采风放到了全国很多地方,经常就是带上几个本子和一把琴还有一些录音设备,独自出去采风……

查看余下3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好人都这样。所以是好人,奸伪必断其之路,但反奸伪的力量也正在逐渐壮大。
0条回复
一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让武汉演唱会风清气正,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让湖北人彻底和刀郎站在了一起。
0条回复
刀郎———特时代寥若晨星的人民艺术家!
0条回复
刀郎——一位极具社会良知和正义感的杰出歌唱家、艺术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唱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
0条回复
由于去极端化的要求,萨拉姆这个词对维吾尔族人来说都不算特别常用的问候语了,因为这词来自宗教,就是回族人常用的问候语赛莱目,然而维吾尔族人没回族人信的虔诚,如果不是有很明确的宗教信仰的话是不能用的禁忌。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