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不得人心——对程美东关于皖南事变的历史虚无主义文章的批判

2025-04-13 2609 1
作者: 铁穆臻 来源: 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序言:

  近日,笔者阅读了程美东写的《项英故意拖延了新四军北移时间吗?》,发现此文错误解读了中央军委的电报,并刻意掩盖了大量不利于此文所持观点的真实资料,从而得出了否定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项英严重错误的批判、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严重错误完全翻案的错误结论。

  笔者仔细阅读完此文之后,决定以大量全面、真实的历史资料,来呈现相对完整的历史真相,批判程美东关于皖南事变问题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图片

  一、项英不彻底理解和贯彻中央1940年1月19日指示,导致新四军军部失去了向北发展的第一次战略时机

  程美东认为:“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在有关文件中指出:‘新四军是否向南发展,向皖浙赣大活动,抑或应过江向北,要看今后的形势决定’‘所以新四军的退路有二,一为皖北、苏北,一为皖浙赣闽交界地区。现在两条退路都要准备,但最后采取哪一条路到那时才能决定。’这类安排非但不能促使项英决定北移,反面会使他对北移更加慎重。尽管中央的精神是好的、对形势的分析也很正确,但问题在于,两条退路的战略不能不给项英以逗留江南的余地。项英此后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是在中央指示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而不是违背了中央的指示。” (程美东:《项英故意拖延了新四军北移时间吗?》)但是,真实历史真如程美东所说吗?

  请看1940年1月19日王稼祥起草的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向北发展的方针,六中全会早已共同确定,后来周恩来到新四军时,又商得向南巩固,向北发展,向东作战’的一致意见。华中是我们目前在全国最好发展的区域,在华中可以发展,而大江以南新四军受到友军十余师的威胁和限制的时候,我们曾主张从江南再调一个到二个团来江北,以便大大地发展华中力量。”“由江南抽兵到皖南,请考虑,因为我们觉得似乎皖南发展较难;江南发展较易,江南陈毅同志处应努力向苏北发展。”(《王稼祥选集》,第308、310页。)可见,中共中央更侧重于强调向北发展,并强调了在皖南发展比较困难。按照王稼祥起草的中央总体指示精神,项英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向北发展,而不是“慎重”的原地踏步。

  至于程美东文提到的“两条退路”,根本不是中央要求项英“原地踏步”的证据。举个类似的例子,1948年的时候,毛泽东在给林彪、罗荣桓的电报说:“下一次作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决定。但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毛泽东文集》:《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可见,毛泽东给了他们两个作战方向,但是侧重于强调了封闭蒋介石匪军在东北各个歼灭的重要性。《大决战》电影中,罗荣桓特意和林彪说,虽然军委给了他们充分考虑空间,但是军委的主要意图还是希望他们南下作战。罗荣桓的话,这才是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正确理解。同样的道理,中央虽然给项英强调了“两条退路”,但是重点强调的是向皖北、苏北发展的重要性,这实际上和辽沈战役前夕毛泽东战略指示是同一个道理。如果项英严格、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就应该像罗荣桓重点强调南下一样,也将重点工作放在北上,而非“慎重”的畏缩不前。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