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如何“优雅地”掩盖资本扩张的罪行
历史虚无主义如何“优雅地”掩盖资本扩张的罪行
——基于“冲绳审判”的分析
何万成 谢年华
摘要:《冲绳札记》作为大江健三郎的现代文学代表作,包含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但近年来,日本右翼知识分子不断为资本扩张的罪行开脱,以《冲绳札记》为引,以保卫人权、尊敬死亡和史料无罪作为重点武器向反战人士宣战,究其本质是人性与资本之间的较量。冲绳审判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民众对待历史的态度,以此来为资本的发展保驾护航。对此,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化解。首先,在社会层面上,混淆人民权益和资本权益的实现方式,将人权的保障寄希望于资本的保障之上;其次,在发展层面上,以绝对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实际上才是真正的亵渎死亡;最后,在历史层面上,颠倒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主观教条的历史诡辩论。虽然冲绳审判胜诉,但资本在现实中依旧具备强大的权力去肆意修改历史。因此,从胜诉到认识论层面的根本变革,反战人士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日本社会舆论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从1945年至今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社论中关于历史修正主义思想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论越来越多。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下,虽然日本国内的反战人士仍然是庞大的群体,并在代表民众发声方面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历史修正主义者却有很多方法将这些“声音”压下去,其手段多以“文明”著称。在反战人士与非反战人士的历史较量过程中,较为著名的案例是“冲绳审判”,起因是日本作家并且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大江健三郎,其著作《冲绳札记》对当时日本军国政府的批判。大江健三郎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反战人士,他在2005年被二战时期冲绳战役的相关人士以“损害故人名誉”和“侵害对故人的追慕之情”为罪名起诉。而种种迹象表明,原告方也只是傀儡,其背后有着精密且专业的团队进行支持与操作,这不仅是为了胜诉扭转市民对法西斯战争的态度,促使资本扩张的战争历史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保护,而且也是为了修改教科书文案,在社会舆论上造势,使得在义务教育层面上修改并掩盖真正的历史。若原告方胜诉,就等于说明以大江健三郎为代表的反战人士的确侵害了所谓的“故人名誉”,那么就变相证明了当时军国主义政府下达的冲绳民众集体自杀的命令无罪,这也同时否定了侵略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故以资本殖民扩张为目的的战争也不再是完全非正义的行为。因此,非反战人士策划这场闹剧般的诉讼,实际上是否认历史的客观性,企图将历史按照资本的逻辑重新书写,究其本质是为资本扩张的罪行进行“洗白”,以便为资本主义的长期稳定统治保驾护航。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