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三重掠夺性

2024-12-10 523 0
作者: 赵光辉 田明鑫 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一言以蔽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过程,是“文明”伪装下不断掠夺自然、工人和其他民族国家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过程,是“文明”伪装下不断掠夺自然、工人和其他民族国家的过程。

  1888年,恩格斯同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爱德华·艾威林以及卡尔·肖莱马到美国和加拿大旅行一个月,归途中写了《美国和加拿大旅行札记》,其中以提要形式作出重要判断:“资本主义生产是掠夺性的经营”。虽然恩格斯是基于旅途观感作出的判断,没有展开详细的现象描述和充分的理论论证,但这一总体性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指明了方向。尽管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环境和生产组织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但资本主义生产运行的底层逻辑即资本逻辑并没有质的改变。

  掠夺破坏自然

  资本主义生产的底层逻辑是资本逻辑,即资本的无限增殖。受资本逻辑主导,资本增殖过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最终突破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虽然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掠夺破坏,大大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人们陶醉于“战胜自然”时也遭受了“自然界的报复”,不仅抵消了“最初的结果”,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是对自然环境掠夺性开发的过程。追求无限增殖的资本逻辑必然表现出某种“生产逻辑”。虽然资本家的生产目的不是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但是为了追求资本增殖,必然要生产大量使用价值,故而资本主义生产是不断地扩大生产和再生产规模的过程。然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从人的对象性存在异化为生产的质料,自然界异化为生产商品的原材料库。由这种“生产逻辑”主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过度生产”,维持“过度生产”又依赖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导致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系统的失衡。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源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天然具有“反生态”的本性。

  资本主义生产是对自然环境毁坏性使用的过程。当马克思看到“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时,已经发现资本主义生产中蕴含的危机,进而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制造的大量商品出现“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解决生发于自身内部的经济危机的办法,是以“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为代价,重建生产和恢复供需平衡。当资本主义生产进入周期性经济危机,利用自然所生产的大量商品会被销毁,自然资源被周期性毁坏。至于金融资本主义和数字资本主义,其基础依然是实体经济,依然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和毁坏性使用的基础之上。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