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认识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还是要对比研究欧美崛起的历史
我们现在常用“经济全球化”概念。全球化在今天本质上就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它已经过了好几拨的发展,也经过好几拨抵制。它的源头发生在英国。英国是随工业革命崛起的,并由此成了对未来世界影响深远的资本全球化运动的策源地。
强国的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当它处于高位势的时候,才同你进行自由贸易,也就是后来亚当·斯密强调的自由贸易原则。当时德国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就说自由贸易原则对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照搬。落后国家在面临高势能资本冲击的时候,不适度实行国家垄断是要被冲垮的。国家发展在开始的时候开放一下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冲垮传统的封建保守体制,但当国家已经形成自己的工业生产力萌芽时,就应该将关税提高一点,以保护自己的民族市场,等自己形成生产力优势的时候,再向其他落后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和开放式竞争。俾斯麦就采取了李斯特的方法,使德国迅速崛起。基辛格对俾斯麦评价很高,说“由于他了不起的建树,使得他所缔造的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两度遭外国占领及国家分裂达两个世代之久,却仍巍峨屹立”。
早期美国政治家根本不信英国人经过工业垄断而崛起后向后进国家宣扬的“自由贸易原则”。华盛顿在就职的当天,特意穿着国产布料制成的服装,这意在告诉美国人“怎样才能够促进这个国家的福利”。弗里德里希 • 李斯特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作了中肯的评价,他说:“一切工业都垄断在祖国的手里,这一点就是美国革命主要原因之一,至于茶税事件只是提供了革命爆发的一个机会。”李斯特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研究,对当时流行的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他说:“美国早期以及比较晚期的经验都证明,当(经济)恐慌发生得最频繁、性质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时候,也正是对英国商业往来限制得最不严的时候。”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硬是不信邪,将亲英的南方奴隶主阶级打败了。结果北方民族工业资本获得胜利。此后,美国在政治上形成了比较集中的中央政府的控制权,以高关税为手段强力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市场。如表:
【资料参见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我们看到,1820年到1902年,此间,美国势力已经西扩至亚洲,美国制造业产品平均关税税率从40%猛增到73%,这远远高于当时其他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关税税率才大幅下调到44%,[1] 这时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优势地位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