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存在诺奖得主所说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吗?

2024-11-23 409 0
作者: 佟师明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包容性”资本主义不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

  佟师明

  一、诺奖得主:马克思等人没看到“包容性”资本主义的存在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西莫格鲁有这样一篇短文,认为经济学应当抛弃“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因为只有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是“攫取性”的,还有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是“包容性”的。

  在他看来,马克思等理论家对资本主义的传统观点,例如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者,资本主义会导致两极分化等,都是以偏概全,只能适用于“攫取性”的资本主义,没有看到“包容性”资本主义的存在。

  该文逻辑如下:

  (1)“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模糊,且有时相互矛盾,因此并非科学概念。阿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对不同的研究者而言,“自由市场”(弗里德曼)和“垄断”(马克思、斯威齐、熊彼特)可以同时成为资本主义的“定义”;另一方面,同一特征——如垄断——在不同研究者眼中的意义也不同。

  (2)强调私有制的“资本主义”面对当代世界经济失去了解释力。阿氏认为,“资本主义”式的解读方式会将“穆巴拉克的埃及”同“奉行社会民主的瑞典”画上等号,从而无法解释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共同富裕这些方面的差异。

  (3)用以替代“资本主义”分析方式的是阿氏的“攫取性经济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这对概念。阿氏认为,“攫取性制度”一方面为“政治上有权势的群体”服务而损害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阻碍技术进步和“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此概念,阿氏将“资本主义”的墨西哥同他所认为属于“僵化共产主义”的朝鲜置于同一个集合,而区别于同为“资本主义”的瑞士。

  (4)阿氏最后的指控是,“资本主义”由于只关心“纯粹的”经济层面——如所有权和生产关系——而忽略了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恰好是寻找“经济安排背后的政治因素”。

  二、阿氏的错误:所谓包容性“资本主义”也以“攫取”为基础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在实现社会主义之前抛弃“资本主义”本就是一种狂想;即便不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依然可以指出阿氏这段论述的种种问题。

  (1)对“资本主义”的不同定义有科学和庸俗之分:自由市场和垄断不过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就像毛虫和蝴蝶是同一个东西。其本质都是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被资产阶级私人占有的并存。认为“资本主义”等同于“自由市场”的理论是肤浅的,因为肤浅的理论和深刻的理论对“资本主义”所下的定义不同而认为应该抛弃资本主义概念的观点更是荒谬的。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