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帝国主义是腐朽、没落和垂死的资本主义吗?

2024-11-14 368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八十年代初,当国门刚刚开得大了一些的时候,更多的人们看到了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确实会不禁产生出一片惊叹,人家到底还是很先进很发达呀。而在我们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中,特别是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里,说的是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于是当时在一些人们那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帝国主义是腐而不朽,是垂而不死。

  这就等于基本否定了列宁的观点。不过,在列宁的那部著作里,列宁说错了吗? 列宁批评帝国主义的文章也是有理有据的,有大量的事实。帝国主义由于金融资本的崛起,导致了一大批食利者的出现。这些人不劳动、不工作,却收割着巨大的财富,他们连十九世界的资本家都不如。这样的寄生虫式的生活方式,难道还不能被称为腐朽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在十月革命的前夕,列宁发表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高阶段》这本著作。在其中,列宁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十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这说明列宁的论断还是很准确的。而在欧洲战场爆发战争之前,西方金融机构也爆发了巨大的金融危机,纽约市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指数一泄千里,令人十分震惊。这也是二战在欧洲战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战结束后,欧洲要急于恢复经济,所以在战前那种太过疯狂的金融资本略微收敛了一些。欧洲的制造业在美国的帮扶之下,确实也有较快速度的恢复。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直到七十年代初,这应该算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的黄金时代。这段时期在整个二十世纪所占的时间不到四分之一个世纪。

  1973年,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欧洲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一下子就被终结了。以后的日子就是衰退,以及滞胀。虽然这个时期,欧洲的经济看上去不再那么很辉煌,但还没有一下子降到谷底。

  到了八十年代,在美国资本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开始推行经济全球化。推行这样一个全球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下,要进行所谓更为合理的资源调配。这种资源的重新调配就是要降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成本,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打开西方在第三世界国家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这个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资本同时还要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应对西方国家内部民众对环境污染的不满。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制造业不断向外迁移,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就开始显露出来。

  这种制造业的空心化并没有让西方资本主义感到危险,因为国际金融资本反而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前景。那就是大批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扩张,用最低廉的成本开始赚取最高额的利润。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