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资本主义的苦,哪知社会主义的甜?
唐朝韩愈先生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第一次讲清楚老师的作用。也就是说,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为人之道,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知识上的疑惑,可以让学生学到安身立命的能力。但是,很少有人说把敌人当做自己的老师,毛主席是提出“反面教员”一说的伟人。
蒋介石站在大地主、买办资本家的一边,政治上极端腐败,国家治理极端混乱,他大肆屠杀爱国人士和无辜百姓,人民群众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但毛主席却说,蒋介石是我们最好的反面教员。
正是蒋介石这个称职的“反面教员”,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蒋介石政府的反动本质。中国改开四十多年,实行混合经济模式,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四十年后,人民群众终于还是清醒了,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不得不感谢资本这个“反面教育”的巨大作用。资本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比无数个思想政治课的作用都强大得多。
改开之初有很多说法百姓都是接受的。比如说单干更优于集体经济,大家都很赞同。当时,全国人民被一个“发家致富”的梦想招引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梦想有一天自己都能勤劳致富,过上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
但很快就发现,致富的人并不是依靠勤劳,而单纯的勤劳,埋头苦干,仅仅是吃饱饭而已。而真正能致富的人,是不需要勤劳的。农村第一批致富的人,大都是干部和干部家属,他们可以轻松得到贷款,可以得到很多内部消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的家庭盖起了楼房,买起了车子,家里还有不少的存款。
九十年代以后,城市里也开始了“国企改制”,而花钱收购国企3的人只能是企业高管,国企职工只能听天由命,先下岗继而再到私人老板的企业里当工人,曾经的福利待遇缩水了,但大家还是咬着牙硬撑着。
农村先是有了“万元户”,继而又产生了不少富翁;城市里第一批抢占先机的企业高管们,低价收购国企,摇身一变,一夜之间也成为了亿万富豪。中国亿万富豪灿若群星,大多不是依靠自己的实际能力,而是利用“改制”之风乘势而上的。
资本在中国已经形成一种社会力量,便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土地不能让农民致富,甚至养家糊口也成了问题;下岗工人,为了生活,也都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工厂里打工。这里没有劳动保护,没有党组织给你撑腰,没有组织替弱势群体说话,所以大家只能埋下头来给资本干活儿。
八九十年代,打工者付出的代价是,每年丢到广东几十万根手指头,变成了残疾人。他们春节前,铺天盖地赶回北方的家里和家人团聚;春节后,又背起行李卷儿,挤上南下的火车。为了挣钱,有时候只能放下人格尊严,任凭资本家的盘剥和人格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