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科技进步只会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
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是与采取各种生产方式与自然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总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以人力为主的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到蒸汽机、电气为主的机器时代,以电子技术为主的自动控制时代,逐步走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每当科技有了新发展都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任何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也必将改变生产关系,从而改变经济基础,使得上层建筑随之改变。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今后必定还会发展。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得很清楚,“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技术本身一般没有阶级性,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化,继而引起上层建筑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科学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毛主席说过,“科学主要讲的是怎么正确认识世界,而技术主要讲的是怎么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科学常用的词是探索发现,科学探索发现的是本来就客观存在,只是人类目前还不晓得的物质运动规律。技术常用的词是发明创造,是发明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探索发现在英文里是discovery;发明创造在英文里是invention。这两个英文单词在概念上分得很清楚,不是一回事。”
就是说,科学是人类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对自然现象进行系统化解释,关键在于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造解决生产生活工具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科学强调“为什么”,技术关注“怎么做”;科学以理论探索为导向,技术以实践应用为目标。所谓科技,包含科学和技术,两者分别代表知识体系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彼此促进、相互转化、相辅相成。一方面,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先导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发展的状况和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二者有联系,但是不同的。一个是知识体系,一个是创造方法。显然都不是生产力所包括的人、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中的任何一项。但是可以运用科学原理,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劳动工具,拓展劳动对象。劳动者掌握了新的劳动工具,用拓展的劳动对象就能解决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而不是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