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扎紧篱笆,防范内鬼
2003年,美国出兵入侵伊拉克。很多人都以为,伊拉克拥兵数十万,战力也相当强悍,估计这场战争打起来会相当残酷。然而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军几乎是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伊拉克,而且也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就捕获了总统萨达姆。
这场战争以如此的结果结束,让很多人始料不及。后来,人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美国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布局,对伊拉克的军队进行大范围且相当深入的渗透。他们通过重金收买高级军官将领等方式打入了伊军内部,同时再在其内部通过同样的方式收买更多的军官,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内奸网络”。
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之前,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其实就已经把伊军共和国卫队师长以上的人物情报搜集的非常齐全,包括他们的个人履历、家庭住址、电话、手机、E-Mail邮箱等等。然后,又通过美元、金钱的利诱将这些军官予以收买,并且许诺:只要他们在战争发生以后放弃抵抗,不仅仅在自身的经济上会有巨额收入,还会在人身安全上得到相应的保障,同时,他们的家属安全也同样会得到相应的保障。以及还可以加入美国国籍或者在未来的伊拉克过渡政府中担任一定职务等好处。结果,这一招果然非常厉害,很多伊拉克的高级军官在抵抗意志上都发生了动摇。
在作战之前的伊拉克精锐部队有许多军官都被重金收买,其中作战参谋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都受到了贿赂。有三个精锐装甲师的师长甚至拿到了2亿美金。当战斗爆发时,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三支精锐部队直接选择避战,甚至直接将三个师600多辆坦克停放在那里,等待美军的到来。4万多名官兵都回家了,即便还有小部分在和美军抗争,但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这些高级军官被美国收买,但其中萨达姆政权的腐败及其家族的蛮横和霸道对伊拉克人民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伤害。所以这些军官在收受美国贿赂时并没有什么道德上的愧疚。这恐怕也是萨达姆政权没有想到的。
然而,这种收买或者贿赂确实能够在战场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战略上来说,这样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有助于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实现他的战略目标,美国想在伊拉克建立一个美式民主,与美国保持同样价值观的政权,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又一个有利于维护美国霸权的基地。这个战略目标,美国没有达到。今天的伊拉克政权虽然还不太敢对美国横眉立目。但是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府与伊朗的什叶派政府早就走到一起了。美国对此头痛不已,却也无可奈何。所以这种收买与贿赂的做法可能在一时间发生效力,但在根本上又顶不了大太的作用。其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