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今天的资本主义与《资本论》时代的资本主义,本质上没区别

2024-12-10 388 1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看到何干强老师在网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必须走出“〈资本论〉过时论”的误区》。文章写得非常好,很有启发。多年来,有关《资本论》已经过时了的说法,在中国所谓主流经济学家那里,会时常能够听到。在这些人那里,这种观点似乎已经不证自明。当然,事实决非如此。然而,真正研究过《资本论》,同时也对现实资本主义世界都有所了解的学者并不很多。所以对这种谬论进行驳斥的文章也不太多见。何老师的这篇文章确实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与警醒的作用。

  何老师在文章中,对这种错误观点的分析和批判已经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刻。我不在这里重复何老师的观点了。我只根据我对那些错误观点所谓的依据进行我自己的分析和批评。

  所谓《资本论》已经过时了的说法,其依据很简单,那就是《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这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资本论》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首先是因为它很肤浅。这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多是在表象方面,而不是在实质方面。资本所赖以生存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至今都还存在,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今天也仍然存在。就凭这两点,就完全可以认为,所谓《资本论》已经过时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有一位大学的教授,大约在2006年,在某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表面上并没有否定《资本论》。但他在文章中这样来说,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完全是有道理的,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是,今天的资本主义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了。那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这位教授没有说,但他的实际观点却不言而喻。自然就是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已经不适合于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了。另外,有一位中国驻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使还说,今天的资本主义,其利润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而不是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只看表面就下结论的做法,实在是很不适当。蒸汽机的使用不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吗? 这种科学技术的应用难道就不创造剩余价值了吗? 进入20世纪,蒸汽机被电动机所取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这位大使理论水平之低,对实际情况了解得又那么肤浅,还自以为自己很高明。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就提到了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换成今天大家都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资本在积累过程中,一直都在试图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即科技含量更高的生产技术来取代过往不再先进的生产技术。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表现,今天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今天由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将来有更多人工智能所参与的人类生产活动,都不过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