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核心提示】只有把“两论”放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来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中国革命的挫折和失败告诫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两个重大认识问题。一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实际国情。一切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路线都来自对中国实际的正确认识,既不来自书本,也不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这是《实践论》所集中解决的。二要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思路,这是《矛盾论》要集中解决的。“两论”正是为了解决这样根本性的思想路线问题应运而生的。这两篇经典著作是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想路线上的“金钥匙”。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
1、“两论”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产物,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论”的哲学真谛,必须全面考察“两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中国国情和实际斗争需要等具体情况。
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两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作为帝国主义扩张侵略的牺牲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纳入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成功。“两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了纠正误导中国革命、导致革命挫折的错误路线,确立科学的思想和政治路线以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而写就的。1921年至1935年,“左”右倾的错误路线给蓬勃兴起的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挫折和重大损失。要解决中国革命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从理论根基上、从思想路线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在陕北站稳脚跟、准备进行全民族抗战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两论”既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实践条件的产物,也是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从哲学的高度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独创性经验作出哲学概括和创新。他领导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整风运动,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克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全党牢固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