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何处去?(道路选择)

2024-09-02 3034 2
作者: 教员的追随者 来源: 鲲鹏击浪

  “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

  在大革命失败时,很多人对中国前途迷茫,出现了消极悲观情绪,于是“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了问题”。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人民顽强的抵抗粉碎了其计划3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随之,日本调整了对华政策,由武力进攻改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国民党,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也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其他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党派虽然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战和独裁统治,但希望走一条欧美式的资产阶级道路。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国民党在军事和思想战线上发起攻势。国民党顽固派用歪曲了的“三民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国民党的“宣传家”也声称中国有三民主义就够了,用不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合于中国的历史道路。

  这种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为政治上成熟的政党。毛主席已经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纯熟地结合起来,面对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在思想战线上的攻势,进而成功回应“中国向何处去”的前途道路问题。

  毛主席给出的答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一个新中国。

  毛主席深知,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给人民以信心和方向,就不能回答时代和人民之问。而这一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回答抗战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两条道路斗争(“谁战胜谁”?)(全集)

  道路决定命运。毛主席一生的奋斗与探索,都在自觉和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始终与思考、探索和实践中国道路息息相关。毛主席是党内最早的道路意识觉醒者,也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成功探索中国道路的实践者。在毛主席的信念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到底,就是要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找到一条真正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找到一条真正能够为天下劳苦大众为世界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道路,毛主席早期就反复比较过各种社会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五种道路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俄国式革命道路,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消灭私有制!实行两个彻底决裂!这就是方向!不这样做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
0条回复
中国向何处去?难道成问题了吗?其实中国老百姓心里很清楚,就是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向,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奔向共产主义。问题是能否冲破私有化资本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的疯狂阻截呢?这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障碍。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