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一家两代,六张革命烈士证书

2024-08-31 1020 2
作者: 林友侨 来源: 党史博采

  八一军旗红,烈士血染成。岭南的秋天,天蓝气清,彭士禄之子彭浩先生应邀从深圳出发,向东行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彭湃故里,东方红城”——海丰县城。这是一百年前,他的爷爷、奶奶和亲人壮怀激烈、抛洒热血的地方。

  一家,两代,六张革命烈士证书。央视《故事里的中国》一段关于彭湃、彭士禄和他们家人的视频,曾令无数人热泪盈眶,肃然起敬。“愿将此身长报国!”彭湃和他的家人,用满腔热血,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和历史担当,他们无愧于“满门忠烈”的赞誉!

  南海澎湃,百年不息。2023年10月22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隆重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同讲红色故事”——纪念彭湃诞辰127周年主题朗诵故事会,以红色故事、诗朗诵、小组唱、舞台剧、快板等形式,生动再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有血有肉的彭湃,在故事会中向我们走来。

  农民运动的播种者

  世界上有两个红场,一个在俄罗斯的莫斯科,一个在中国的广东。这后一个红场旧址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海丰县城中心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彭湃主要的革命活动场所。这块热土,依山傍海,猎猎海风铸就了剽悍性格,为热血革命埋下了火种。

  走近红场,以红色为基调的大门上红星高悬,门额浮塑“红场”二字,乃彭湃亲笔书写。走进大门,苍翠挺拔的塔松,如整装列队的士兵。再往前,一个双手叉腰,身着西装,神采飞扬的汉子,迎面站立,基座上“彭湃烈士铜像”六个字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铜像的后面,就是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的主席台——红台。面对红台,昔日汹涌的呐喊和如潮的掌声像大海波涛,滚滚而来。

  海丰红场正门。

  从开阔的红场侧门跨入,就来到了红宫,它们一起构成了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彭湃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就在纪念馆的一面面墙上,像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彭湃,1896年10月22日生于海丰县城龙津溪畔的一个工商业大地主家庭。他少而聪慧,5岁开始读私塾,自小崇拜在海丰被俘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每次听老人讲起文天祥的故事,彭湃就握紧拳头激动地说:“好男儿就应该这样!”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彭湃东渡日本留学,接触到马列主义。1921年5月回国后,长期在广东从事农民运动。他组建“六人农会”,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1928年11月,彭湃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到上海赴任。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被捕,8月30日英勇就义。追随彭湃革命先后牺牲的还有他的两任妻子蔡素屏、许玉庆(许冰),三哥彭汉垣、七弟彭述、侄子彭陆等。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