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子母亲开通解忧热线 坚持18年挽救百余家庭

2019-04-28 115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京报

a8773912b31bb051b5ad9a7dd39666b048ede0cf.jpg

  袁梅芳在接听电话。

  

14ce36d3d539b6002642a4000cbc892ec45cb7ee.jpg

  18年时间,袁梅芳已用坏多部电话。

  东野圭吾的一部现象级小说,让诸多读者都想追寻自己的解忧杂货铺。

  在湖北荆门,就有这样一位奶奶,今年70岁,因家中设有情感咨询热线而走红网络。也正是因为这条细细的“解忧热线”,拉近了她与咨询者的距离,她被网友称为现实版“解忧杂货铺”。

  奶奶名叫袁梅芳,生于1949年。退休前是荆门市汽车客运中心的职工。儿子1997年卧轨自杀后,她于2001年以个人名义创办了“袁阿姨热线”,用电话线连接一个又一个陌生人,倾听他们的心事,给予关心和帮助。

  17日,新京报记者从荆门市委宣传部获得这样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袁梅芳共接听了13万余人次的电话,接待了一万两千多人上门求助,阻止了98人实施犯罪,让102人放弃轻生念头,挽救了129个家庭。

  18年来,袁梅芳用坏8部座机,写了60余万字的热线日记。

  为了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帮助,2004年,55岁的袁梅芳还通过六个月的封闭式学习,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目前,袁梅芳身体康健,“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会坚持接听热线”。

  谈初衷

  儿子卧轨自杀 不想别人重蹈覆辙

  新京报:为什么创办这样一个“解忧热线”?

  袁梅芳:说起来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13岁时,我母亲去世。婚后夫妻感情也不太好,让我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有了更深的理解。退休前一年,我的儿子卧轨自杀了,这对我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当时我就打算追随他而去,但闺女跟我说,“如果你走了,我也会跟着”。我想已经没了儿子,不能再害了闺女。

  但我知道,如果不从痛苦中走出来,活着也是熬。为他人服务是化解痛苦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那我就用余生来服务社会吧,让别人不再重蹈我和儿子的苦难。

  新京报:服务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是什么给你带来了创办热线的灵感呢?

  袁梅芳:荆门有一档夜间大型谈话节目,叫“象山夜话”。很多听众跟主持人倾诉他们的烦恼。当时就想,为什么不借这个平台来帮助听众朋友呢?这样能帮别人也能解脱自己。所以就每晚都参与。没过多久,听众朋友都非常喜欢我,他们要到了我的电话号码,很多人在节目之外给我打电话,我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们又反馈到“象山夜话”,然后就有更多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写信。热线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通了。

  新京报:第一个热线电话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袁梅芳:2001年。我是1998年退休,1999年到2000年这一年时间参与节目互动,2001年开通“袁阿姨热线”。开通后,我就给热线定了四个方向——心理咨询、情感解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到现在已经做了18年了,对我的称呼也从“袁阿姨”变成了“袁奶奶”。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