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为“共同富裕”正名


  作者按:本文写于2011年7月,原标题为《共同富裕不是浮云》。一段时间以来,“共同富裕”成了敏感词,被人们回避,被公知嘲讽,被幼幼围剿,被媒体“风沙”。大家想想,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如果连“共同富裕”都成了敏感的禁忌词,岂不是天大的悲催?我欣慰的是,“共同富裕”在当下成了热搜词。然而,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及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当下似乎仍处于不甚了了的朦胧状态。我把这篇旧文挂出来,再次重申我的基本观点:共同富裕既不是单纯的生产力概念,也不是单纯的生产关系概念,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概念。人类社会只能且必然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路径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

  什么是“共同富裕”?人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讨论。我认为未必。

  “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富裕”。没有富裕,“共同”的内容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共同贫穷。

  那么,富裕的基础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富裕的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劳动,只能是劳动者的实践和创造,以及实践所推动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不讲生产力,富裕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共同富裕这个概念首先要指向生产力的维度

  然而,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富裕”,并不必然带来“共同富裕”。因为,谁的富裕?富裕的主体是谁?这是“富裕”本身不可能回答的问题。

  必须强调,“共同富裕的核心词虽然是“富裕”,但是,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要害却在于“共同”这个定语

  没有“共同”,富裕的主体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不是“有富裕而没共同”,“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的对立面。

  那么,“共同”的基础是什么?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一句话,是生产关系的完善和进步。

  不讲生产关系,“共同”如何落实?所以,共同富裕这个概念必然要指向生产关系的维度

  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力”概念,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关系”概念。而是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概念。当我们谈到共同富裕时,一定要从这两个维度去解读。离开这两个维度来谈共同富裕,都是片面的。

  原始社会有没有“共同富裕”?原始社会是有“共同”而没有“富裕”,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生产力还不发展。

  资本主义有没有“共同富裕”?即使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社会是有“富裕”而没有“共同”,是经济高度发达下的“两极分化”。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生产关系的私有制。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