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宁都起义——纪念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诞生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1931年12月14日,原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武装暴动,近两万士兵全副武装开赴中央苏区参加红军,这就是震动全国的“宁都起义”。起义部队到达苏区后,部队遂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从此诞生了红五军团。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的诞生,是我党领导的我军兵运工作历史上一次成功的、重要的武装起义。它壮大了红军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增强苏区军民革命胜利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安排在国民党26路军中开展兵运工作
国民党第26路军的前身是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国民第一集团军。1926年春,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同年9月归国后,在五原誓师,宣言接受革命的三民主义,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全军设国民联军总政治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我党北方局先后输送了刘伯坚、方廷祯(方仲如)、陈延年、宣侠父、刘景桂(刘志丹)、邓希贤(邓小平)等数百名共产党员到里面工作。刘伯坚任该军政治部副部长。这些共产党员们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政治工作,使这支部队有过一段光明的景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冯玉样曾与蒋介石合作,除将著名的共产党员“礼送”离去外,其余大批的共产党员则被押送出境,也有黑夜失踪的。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党员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失败。冯本人遂带少部分人(包括部分西北军官学校学生)退到山西晋城。蒋介石以高价收买孙连仲当总指挥,把这支打败的冯玉祥残部改编为国民党的第26路军。计两个师:第25、27师;六个旅:73、74、75、79、80、81旅。其中73旅(旅长董振堂)、74旅(旅长季振同)是主力旅,进驻山东济宁。1931年2-3月间,26路军被调到江西进攻围剿红军,进驻江西宜黄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国民党军中有计划地进行兵运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军委通过中共河南省军委方继刚同志选派曾在冯玉祥部队西北军工作过的共产党员王超(1925年在鄂西搞农民运动,“八七”会议后,党要搞武装斗争,他响应号召,进了西北军官学校,是工兵队的学生)、袁血卒(即袁汉澄,西北军官学校辎重队学生,1927年2月经军事政治教员、共产党员鞠洗尘同志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及李肃(西北军官学校学生,1931年初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上海开办兵运训练班,主要讲授兵运的组织和领导。
当时,周恩来、聂荣臻同志负责中央军委的工作。他们派李富春和中央军委负责兵运的朱瑞同志给王超等同志开办“兵运策略训练班”。讲授的题目有:两个(革命)高潮之间,新军阀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反对盲动冒险主义和兵运的最高目的是武装暴动等。指定的读物,除1930年1月中央通告第64号《兵变的路线与策略》及6月19日中央特别通告《关于组织士兵暴动问题》、1931年3月14日中央政治局原则通过的《中央对于目前兵运工作的决议》外,还学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在兵运训练班学习结束时,朱瑞同志对他们说“你们是中央军委培训的第一批兵运人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打倒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就要千方百计扩大红军。中央军委已决定派你们到第26路军去开展兵运工作,任务就是争取第26路军到革命方面来。26路军存在着直接革命的因素,胜利的大小,就要看你们的努力。”临走时又告诉王超(时任中央特派员),以后的组织联系,给上海写信写“交通大学袁风渊收”;如果需要红军的援助,来不及请示中央,可直接去苏区,接头时就说:“是朱瑞叫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