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亦农:中共早期著名工运领袖,牺牲时年仅26岁,是第一位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2022-05-18 1786 0
作者: 何立波 来源: 微信公众号“党史博采”

  今年5月18日,是罗亦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罗亦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中央组织局主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是当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他参与领导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次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令人瞩目的光辉篇章。1928年4月,罗亦农在上海被捕并英勇就义,成为第一位牺牲的政治局常委,也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由于过早牺牲,使得今天不少读者对于罗亦农比较陌生。2009年9月,罗亦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其英名彪炳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党校校长

  罗亦农1902年生于湖南湘潭,14岁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办的教会中学——益智学校。因反对学校强行奴化教育,于1917年愤然退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罗亦农不顾家人的反对,于1919年6月只身来到上海,先考进一所中学,后因父亲不肯寄钱交不起学费,便到一家报馆当校对。在报馆,罗亦农开始接触《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刊物,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结识陈独秀,得到陈的赏识和指引,走上了革命道路。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罗亦农入上海共产党组织举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1921年5月,罗亦农和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被派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临行前,他从上海回湘潭探亲,告诉家里人:“世界要变”,“我要到俄国去找一条出路”。

  1921年10月,东方大学正式开学,罗亦农等首批中国学员组成中国班。中国班第一批学员,包括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曹靖华、彭述之等人,罗亦农被大家推举为中国班的负责人。1921年冬,罗亦农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中共旅莫支部承担着为中国革命培养领导骨干的特殊任务,中共早期著名活动家中不少人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同年,罗亦农介绍刘少奇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4年1月,罗亦农与瞿秋白一道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4月3日罗亦农、柯庆施、周伯棣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的合影。

  1925年1月,中共旅莫支部接到陈独秀的来信,信中说:由于国内形势的发展,“急需得力同志能负责指导独当一面者”,中央决定罗亦农、王若飞等七人回国工作。3月12日,罗亦农从莫斯科动身,4月中旬到达上海。鉴于广州和北京在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1925年5月8日,中央局又决定在北京和广州分别组成临时委员会,以便代表中央局就近指导当地的一切实际工作。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以谭平山、陈延年、周恩来、罗亦农、鲍罗廷五人为委员,同时指定罗亦农主持粤区党校工作;中央驻北京临时委员会由李大钊主持,委员有赵世炎、陈乔年等人。这样,罗亦农便成为受党中央委派筹办党校第一人。由于罗亦农在广州只工作了不到5个月,而期间广东政治局势瞬息万变,革命运动波澜壮阔,需要粤区党组织倾全力去应对、谋划和领导。从1925年5月下旬到10月初,虽然罗亦农以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委员身份肩负着筹办党校的使命,但由于革命任务繁忙,他没有机会完成在广东筹建党的第一所党校的使命。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