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多地受灾,秋粮为何还丰收?

2023-11-09 841 1
作者: 仲农平 来源: 农民日报

  沃野丰穰,五谷归仓。

  最是一年喜悦时,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犹记得7-8月间,强台风频繁登陆,华北、东北、黄淮、东南沿海局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西北地区局地发生严重干旱。惊心动魄的受灾场面还历历在目:河北涿州市洪灾!黑龙江五常市洪灾!如今秋粮丰收消息传来,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地方遭灾,秋粮咋还丰收了?

  到底遭了多大灾?

  ——洪灾重,旱灾轻;点上重,面上轻

  洪涝与干旱,一直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区域性或局地性的旱灾或洪灾。回望21世纪以来的“十九连丰”,可以说没有哪一年没遭过灾。所谓“风调雨顺”,是对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而言的,对约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全年粮食生产过程来说,不遭灾是不现实的。从这个角度看,灾害已经构成粮食生产的一个基本面。

  据农情调度,今年截至10月底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5亿亩。该如何看待灾害这个基本面?又如何看待这1.45亿亩呢?

  业内有个共识,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受灾不等于成灾。在统计上,受灾面积指的是因灾减产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因灾减产三成以上才能称之为成灾面积。

  所以,受灾以后会不会成灾,甚至会不会绝收,这中间就有差别了。可以说,受不受灾是“老天爷”说了算;成没成灾却有很大的人为努力空间。比如,洪灾发生后,农田过水,玉米受淹,如果一周之内能把水排出去,再配合上施肥、打药等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减产。

  如果成灾,影响会有多大?我们不妨将点上受灾的情况放在全国秋粮生产的“大盘子”里来衡量。今年五常市洪涝受灾有130万亩左右,约占当地水稻面积的一半,就一个市来看,受灾程度确实不轻。但这130万亩放到黑龙江一个省,只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再放到全国来看,则仅仅占了全国水稻面积的0.3%。而在全国秋粮的面积构成中,水稻常年占比28%左右。整体算下来,五常市的受灾面积在全国秋粮面积中的占比就更加有限了,不到千分之一。

  所以,五常市受灾更多影响的是“五常大米”这个特定品牌农产品,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吃“五常大米”受影响了,而不是吃不上作为主食的米饭了。

  洪涝灾害尽管来势汹汹,但历年来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农谚说,“水淹一条线,干旱一大片”,强调的就是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面广。

  据农情调度,我国常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占整个受灾面积的42%,而今年洪涝灾害占一半左右,干旱只占到30%,明显低于常年平均值。我国有10亿亩左右是旱作雨养农业,这些地方基本是“靠天吃饭”。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表明,雨水多的年份对粮食生产相对是有利的。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