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研陕西尘肺病患者:他们依然拼命地活着
这是三秦学子君收到的系列投稿第三篇,前两篇分别是《20年青春换来尘肺病 | 农民工: 这是穷人病》(点击查看)和《尘肺病人:明天真的会更好吗?》(点击查看)。
今年寒假,有几个西安大学生去陕西镇安县的一个尘肺病村调研,作者给我们的一系列投稿,讲述的是一个个普通的尘肺病患者的故事。
本篇是大学生在陕西本地自媒体平台“陕光灯”上投稿发表过之后,又在“三秦学子君”上发表。“三秦学子君”是一个为陕西高校学生服务的自媒体平台,所以他们想通过本平台引起更多大学生对尘肺病人的关注。在此,这些大学生说,十分感谢自媒体平台“陕光灯”,十分感谢镇安县莲池村的村支书、副支书、村长、副村长、村监督主任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大爱清尘和当地的大爱清尘志愿者的大力协助!
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砂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是一种职业病。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感到不适,形成纤维化灶。
尘肺病是我国头号职业病,占所有职业病的80%以上。据卫计部门的公开报告显示,尘肺病的死亡率高达22.04%,且发病率年增长幅度高达39%。
初步估算,我国尘肺病患者可能接近600万,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么患病的?他们能不能得到职业病的权益维护?让我们通过这些大学生的故事去了解详情。同时,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尘肺病患者,关注这600万生命。
——原编者按
从西安坐火车到镇安县,再经历三个多小时环山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莲池村。在这里,我们联系了一位同时是尘肺二期患者的志愿者李青海,和他交流之后,我们在五天时间里与19位尘肺病患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做了29份关于尘肺病的调查问卷。
▲宁静的山村里是一群生活不易的人 作者 摄
1
他们不知道,落在脸上的灰也会落在肺里
莲池村位于秦巴山区,“村子有1600余人,400余户,共46人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尘肺病,还有很多未确诊的不在计算之内。”接待我们的村民李青海说。当地在1981年左右分田到户之后,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出去打工养家。
▲我们在村子调研的时候刚好碰到下雪天 作者 摄
我们在第二天寻访到的吴志明说:“当时的乡村教师,一个月才能挣三十来块钱,在本地打一天工才能挣两三块钱,而且还要有一个像样的手艺才能赚到。而在矿山工作,每天就可赚到十块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