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号科普说痛风不具有可治愈性,中医可不这么看!
近日,某公众号发了一篇科普痛风的文章,作者通过一套专业术语和逻辑推理得出了:痛风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进化选择。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以说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种“固有”疾病,不具有可治愈性。对于具有痛风“特质”的人来说,痛风不可能被彻底治愈。笔者并不认同这一结论。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由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尿酸性肾结石所导致的痛风性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作与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等相关。
西医将痛风的病因归结为遗传、饮食、药物以及其他方面四类因素。
第一,美国报道有6%〜22%的痛风病人有家族史,国内报道有家族史者达5.6%〜13.6%。研究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系多基因遗传病。
第二,当饮食中摄入过多富含瞟吟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鲜、 肉汁、肉馅、肉汤、啤酒等)后,诱发痛风发作。饮食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
第三,临床观察发现,嚏嗪类利尿药、阿司匹林、P-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药物,会诱发痛风。
第四,据统计,痛风的男性是女性的20倍,女性痛风多在绝经之后发作。肥胖人士和脑力劳动者也是罹患痛风的高发群体。
西医治疗只能缓解痛风病情,但并不能根治,而西药往往会带来诸多副作用,甚至造成相应的医源性损伤。这是西医治疗痛风的缺陷。
而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正虚标实,正虚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肝脾肾亏虚,气血亏虚, 营卫失和;后天饮食劳倦(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酗酒等),情志不畅,外感风寒(热)湿之邪气,湿、火、痰、瘀痹阻为标。致使痰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骨骼,淤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引起关节、肌肉的红肿热痛。
中医治疗上强调“治病求本,追根溯源”。治疗基本原则:清热利湿治其标,化浊逐瘀通经络,调补脾肾培其本。强调阶段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痛风是中医的优势病种,古籍中就有很多医案记载。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患者适当的教育、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量,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规律,以预防痛风的发生。
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春苗》中,穿着白大褂的洋医生钱济仁面对久病的水昌伯的老腰病,说:“病人腰疼,医生头痛。连外国人都说没办法治。”还拿出一本厚厚的书,让春苗看,意思是这个病就根本治不了。赤脚医生春苗偏不信,向方医生学习针灸,向山上老石爷爷请教治疗腰痛的方,还和方医生研究后加了几位药想让水昌伯腰腿神经恢复功能,几服药后水昌伯的腿又热又疼,到底是病情加重,还是好转表现?春苗再次上山去请教老石爷爷,确定是好转表现。继续加大剂量,最后治好了水昌伯的老腰病。
如果春苗迷信了科学,迷信了洋人,迷信的书本,就不可能治好水昌伯的老腰病。
一套理论一种说法是否合理,关键看疗效。疗效才是金标准。面对新冠病毒,在没有完全掌握它的时候,西医只能用抗生素、激素,然后等待研制出特效药和疫苗,整个治疗的效果极其有限,副作用却很大。而中医人没有坐以待毙,在老祖宗几千年抗疫经验基础上,古而不泥古,承旧不守旧,知难而进取,随病症而调,善通变化裁,古方为今用,总结出了“三方三药”,让国人看到了中医的疗效,让患者恢复健康,将后遗症降到最低,挽救了无数生命。
西方欧美国家号称医疗最发达,不论是理论、理念、研究还是医疗设备堪称全球领先,以科学自居,面对新冠病毒,却束手无策,致使疫*情不断发酵,看不见底,全球已有70万人死于新冠。孰优孰劣,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现在社会上有一群人打着科普的旗号,用着普通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来标榜自己的科学性,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岂不可笑。大家一定要练就火眼金睛,识别这类言论。不迷权威,不迷科学,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