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规定束缚了中医手脚,人大代表建议修订中药《药典》,支持!
《中国药典》承载着类似药品说明书的功能和法律效力,用于规范和指导临床用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国药典》一共四部,一部收载的是中药,二部收载的是化学药,三部是生物制品,四部是通则。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提交议案,建议修订《中国药典(一部)》,以满足中医临床用药实际的需要,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陆銮眉代表说,在临床实践中,中药饮片超《药典》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药典》对中药饮片用药剂量的规定不仅束缚了医生的手脚,而且医生开出超出药典规定的使用量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容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习惯找中医看病的人对此应该多多少少都有过体会,同时,笔者也看到过或听到过一些中医大夫对中药剂量规定的“吐槽”。
比如我们看到争论比较多的一味中药——细辛。
在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中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闭塞不通者死……”,这是“细辛不过钱”一说的来源。2000年药典规定,细辛用量1-3克,因此现在多数临床医生不敢超越这一规定范围,有的甚至干脆不用细辛。
中国中医药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宋代陈承所指是细辛散剂(单用末)的一次用量(不过钱),如果入汤剂,安全性要远远高于散剂。此外,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的汤剂有20首,细辛的用量多为三两,汉代的三两是如今的多少克这个剂量考证现在并未达成共识,有考证说一两约为3克,也有说一两约为15克,按少的折算,也到现在的9克了。还有其他一些古代医家所作医书中也都有细辛的用量记载,并未拘于3克之内。
大约十年前,笔者的一位亲人(50多岁),治疗久病头痛,给她看病的民间中医大夫开的方子中就有细辛6克。笔者拿着方子到中药店抓药,那位中药药剂师倒是很负责任,说方子中细辛过量了,抓不了。但中医大夫说根据患者情况,细辛必须要用,后来给出了个主意,以细辛2克为标准,将原来的方子拆成了3个方子,最后再3个合1个。这下倒是给抓了,但方子中其他中药的量都相应减少了,药剂师还纳闷,这么小的剂量成人喝能管用吗?!笔者也不能明说,只能略显尴尬地笑笑。最后这个方子喝下来,效果却是很好。
很多临床中医不敢超越《药典》规定使用细辛,主要担心怕惹上医疗纠纷。有中医大夫坦言:如果怕纠纷就不用,想做名医就别想了,做个平医吧,正如前贤所言——治急病要有胆有识。
研究用中医药治慢性肾病近40年的屈老师也和笔者说过,中药药典及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上对中药的用量都有限制,如果超过规定剂量就不合法了。药典上的用量延续的是原来的资料上的用量(如《本草纲目》),但那时候的中草药都是野生的,有效成分和现在种植的中草药有差异。此外屈老师还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药物也会出现不敏感。他在治疗过程中深有体会,当病人用常规剂量治疗没效时,就需要慢慢加重用量,如此才有疗效。当地中医院的肾病科主任认为屈老师用药大胆、组方合理,效果是王道。但是他也说,他们(在医院)却是不能这样开(超过规定剂量的)处方,只有像屈老师这样的民间医生敢开。
这或许也是很多医院体制内的临床中医治疗某些疾病疗效不好的原因——中药剂量束手束脚,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敢逾矩。
陆銮眉代表还指出,《药典》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存在缺陷。在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面,现行的用单个或几个化学成分表征中药质量的质控方法,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整体理念和思维体系。
对这一点,有一位学中药的中医学子所讲述的现象挺耐人寻味的。他说自己一开始学规定剂量时还没想太多,后来看到很多医案发现药典规定剂量实在不合中医思维,再后来学中药化学时真是无语至极,检测一味中药质量合不合格竟然是在成百上千种色谱峰中对照具有最明显特征的那几个,其他的成分叫做“暂时无效成分”,没研究出来就是无效。
这位学中药的学子认为这种学习会误导很多学子,而且能像他那样思考这个问题的同学没有几个,大家多是奔着考试及格去的。他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整个中药学的氛围就是没有药味。
无疑,《药典》十分重要,但归根结底,要符合临床实践,疗效才是王道。制定规则的人,请多多聆听那些在临床中实践多年确有疗效的医家之言。
修订《中国药典(一部)》的提议,反映了很多临床中医的心声,我们应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