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之行,习近平的五个非常“关心”
新华网记者 张敏彦
【学习进行时】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他先后来到阜阳、马鞍山、合肥等地,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农村、企业、革命纪念馆等调研。这次安徽之行,习近平对哪些大事非常关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
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四天时间里,他先后来到阜阳、马鞍山、合肥等地,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农村、企业、革命纪念馆等调研。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特殊之年的安徽之行,习近平非常关心哪些大事儿?
非常关心“防汛救灾”
——“我十分牵挂灾区群众”
“我十分牵挂灾区群众,这次专程来看望乡亲们”,习近平说。
18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的王家坝闸,详细了解淮河治理历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情况。之后,在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19日下午,在巢湖大堤上,习近平亲切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牺牲同志的家属、防汛抗洪一线人员、先进典型代表和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官兵……
汛情,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在西田坡庄台,习近平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察看巢湖水势水情时,习近平强调,全面落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个月前,在全国防汛“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工作。总书记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
特殊之年的安徽之行,习近平指出,当前,防汛救灾任务仍很艰巨。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非常关心“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洪水退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成为当务之急。
18日,习近平来到红亮箱包有限公司,了解阜南县开展就业扶贫和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习近平希望企业克服困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就业。
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是习近平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7月12日,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7月17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要支持受灾的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支持,防止因灾致贫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