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点倡议指引人类社会前行方向
“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命题。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瞩望穿云破雾的思想力量。
4月2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于危机中洞悉未来,在迷雾中指引航向,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我们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我们要坚守正义,开创互尊互鉴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倡议,昭示了大国领袖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天下情怀和勇毅的时代担当,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人类社会指明了前行方向。
——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
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
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有力推动这一理念变成全球性共识。图为2017年3月20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言。3天后,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我们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