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的领航下奋进前行
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三份历史决议诞生,有外媒援引外交人士的看法称,这份新的历史决议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影响着中共现在和未来的思路和方向。
有杂志曾刊登过一组百年来中国人表情的老照片:清末的麻木、民国的迷茫、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激情、改革开放时期的兴奋、新时代的自信……方寸之间,是中国巨变的缩影。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庄严宣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这郑重的誓言表明,这位中国新时代的领路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他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海外舆论评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习近平把中国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奋进、前行。
2021年7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执政党用隆重的仪式庆祝了自己的百年华诞。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7年深秋,中共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专程赶赴上海、浙江嘉兴,探寻党的精神密码。此行,他看到了这样三件展品:
一是《时局图》,形象揭露了清末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一是“清末主要赔款简表”,巨额白银被西方列强从中国掠去。
还有马克思观察中国国情后写下的一段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三件展品,一段屈辱的历史。习近平久久凝视,连连感叹:“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
现在的中国,已今非昔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常常回望历史。他一再提醒全党,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