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山海情

2022-07-24 513 0
作者: 记者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巍峨雄浑;海,波澜壮阔。

  25年前的一次考察,将依江面海的福建与山大沟深的宁夏西海固紧紧相连。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不久,亲赴西海固进行扶贫考察,为闽宁结亲、山海共融按下“快进键”。

  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山塬,习近平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海情”隽永绵延。25年来,在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闽宁协作开辟了东西部协作的新机制,走出了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成功范例,带动两地干部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

  携手战贫,“山海情”跨越时空

  盛夏时节,闽宁镇福宁村。村民谢兴昌正在山海小院的直播间里一板一眼地练习着网络直播带货。

  这个小院除了直播销售宁夏特色产品外,还有一间闽宁协作成果展示馆。自去年6月免费开放以来,谢兴昌已在这里为近2000人讲述了闽宁镇的发展故事。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直到上世纪捌玖十年代,“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还是当地百姓生活的常态。

  1997年4月,习近平第一次来到西海固山区,连续多天调研5县。走进西海固老乡冯秀花家的窑洞,习近平深感痛心,他后来回忆说:“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

  在西海固的调研,让习近平下定决心推进对口帮扶。在银川郊区考察时,习近平对东西部协作共建移民村的做法很感兴趣,提出要“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很快,习近平亲自圈定银川西南玉泉营一带作为移民村选址,并命名“闽宁村”。

  当时,42岁的谢兴昌刚刚从西海固山沟里“跑出来”,正在苦苦“找出路”。1997年7月15日这一天,在闽宁村奠基仪式上听到习近平的贺信,谢兴昌欣喜万分,返回西吉县动员大山沟里的乡亲们搬迁。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5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亲自调研、科学谋划、全力推动,提出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指导原则,以及“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为闽宁协作搭建了四梁八柱。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又分别在2008年、2016年、2020年三次踏访西海固,为西海固的脱贫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8年4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来到固原市原州区深沟村调研,鼓励当地要有发展的思路和意识,带动村民富起来。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