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心中“最美的劳动者”
二十几天前,在北京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多棵树苗。
这一场景,和他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几年前在甘肃古浪参与治沙劳动等“微镜头”重叠,体现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从劳动人民中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他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劳模来自人民
2013年春天,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的一间普通会议室里,总书记同来自全国各地的65名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劳模代表围坐在一起谈心。他说,“看到大家,对劳模肃然起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情怀油然而生。”
那天,21岁时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梁军分享了她自己年轻时建设北大仓的梦想,总书记深情回应:“你的事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你是很了不起。”
在这场座谈会上,总书记阐述了自己对“一勤天下无难事”的思考。他指出: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同样见证了总书记对劳动者的敬意。
2019年8月21日,来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和林场职工一起翻沙开沟,很快就在沙地上开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直沟。
治沙造林人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郭万刚当时也在现场。他告诉总书记,正是凭着这样的人工劳作方式,“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三代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
“你们几代人几十年的坚守很不容易。”总书记感慨地说,“要向你们学习。”几个月后,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时,身后的书架上就摆放着他同林场职工的合影。
英雄来自人民,模范出自群众。
“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邓建军、“马班邮路”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这是总书记在一次座谈会上脱口而出的一长串名字。
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劳模;他们的奋斗,就是劳模精神。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和林场职工一起翻沙开沟。
幸福源自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