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开花不结果”: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扶贫

2019-06-02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在河南某县,编号为0703的扶贫车间大门紧闭,设备被搬空,村民称该扶贫车间春节后就没有再生产(3月19日摄)。本报记者冯大鹏摄

  新建不到两年的“扶贫车间”,曾经热闹一时的生产景象不复存在,设备搬离、人去厂空,只留下废弃的塑料垃圾和原材料散落一地。墙上“实施产业带动、助力脱贫攻坚”的标语变成了难以兑现的口号,显得异常刺眼……

  “扶贫车间”被视作吸纳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的重要方式。记者在部分地区调研扶贫车间时,却看到了上述这番景象。一些扶贫车间不符合实际和市场规律,“建设火热、运营冷清”,结果长期闲置、停摆,难以带动贫困户脱贫,造成财政资金浪费,甚至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扶贫。

  脱离实际村村建厂

  堆积资金“造盆景”

  扶贫车间遍地开花、村村建厂,这是记者在部分地区看到的场景。这种情况在东中西部地区皆存在:西部某省,不少贫困村建有100平方米到500平方米不等的扶贫车间;在安徽省,有的县每个贫困村都建有扶贫车间,多达200多个;在河北省北部某县,2016年以来共新建和改建提升的扶贫车间达到124个。

  然而,不少地方扶贫车间“遍地开花难结果”,出现闲置、停摆等问题。2018年,西部某县提出一年内实现扶贫车间“全覆盖”,将扶贫车间推广至全县所有乡村的田间地头。但根据2019年中央巡视组的反馈,该县167个扶贫车间一度只有22个在使用。

  位于东部的一个贫困县提出扶贫车间“建成率、使用率”两个100%的目标,一个500平方米的车间政府投入约40万元。今年初,记者在该县随机走访6个扶贫车间,发现1个产能利用率较低,2个完全停产。其中,一个村子的扶贫车间“人去厂空”,只剩下一大堆废弃的塑料垃圾。邻村的扶贫车间有两个大厂房,挂着“某某包纱有限公司”的招牌,但大门紧闭。透过窗户,能看到残留的桌椅、塑料筐等物品,完全没有生产迹象。

  周边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两个扶贫车间由县政府投资建设,建成时还有县领导过来剪彩。但公司都只经营了一年时间便搬走了,然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在河南某县,编号为0703的扶贫车间财政投入18万元,2017年4月竣工。记者近期走访时,看到车间大门紧闭,设备被搬空。一名村干部称:“该车间2019年春节后就没有干过活,不知道啥时候车间老板把东西都拉走了,里面只剩下两个电风扇。这么大的车间闲置着多浪费,得租出去啊。”

  湖南省社科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陆福兴认为,扶贫车间闲置,不仅无法带动贫困户就业,还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脱离实际村村建厂,甚至堆积资金“造盆景”,这样的扶贫车间往往不具有实际使用功能,可以说是扶贫领域的一种形式主义。

  “难输血、难造血、难换血”

  扶贫车间如何“腾笼换鸟”

  记者调研了解到,扶贫车间闲置的背后,突显三方面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其一,企业经营不善“难输血”。记者接触到的不少扶贫车间经营者缺乏实力和能力,再加上交通不便、招工难、成本高等外部原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广西某县,一位年轻老板2018年在一个扶贫车间里建成生产耳机的企业。因为他没有市场经验,对行业不够了解,企业只运行了3个月便关门。

  有的企业是为了获取政府补贴,没有长远发展动力。河南某县编号为0601的扶贫车间,记者采访时仅看到3位工人在编织藤椅。车间负责人称,他原来是开挖掘机的,只因听说建设扶贫车间有补助,便投入了20多万元。没想到政府补助一直没有兑现,企业也经营一般,尚无盈利。

  其二,带贫能力不强“难造血”。东部某县人社局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在带动贫困户发展方面,部分扶贫车间存在多种问题:一是吸纳就业人数、贫困劳动者人数较少,带贫率低;二是部分车间企业租金缴纳慢,给村集体带来的收益不足;三是部分车间申报贫困劳动者就业补助不及时。

  一家从事箱包生产的扶贫车间经营者说,政府希望贫困户就业比例能达到50%,现在实际上只能达到30%。据了解,有的地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达不到贫困户务工数量要求的企业,从租金或者生产利润中拿出部分资金捐赠给贫困户,以带动贫困户脱贫,而这又违背了就业扶贫的初衷。

  其三,产业层级不高“难换血”。有专家指出,很多扶贫车间是“低层次产业扶贫”。记者在河北某县了解到,扶贫车间多以服装加工、汽车配件加工、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据介绍,目前该县有8个扶贫车间正在重新招商或者“腾笼换鸟”。

  湖南某“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陆续引导三四百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开设工厂。当地有基层干部说,扶贫车间里一般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对于整个县区产业链良性发展会造成一定冲击,不利于县域经济提质升级。

  避免“重投资、轻运营”

  扶贫更应注重扶技

  接受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扶贫车间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出不去、难就业的问题,但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还应尊重实际、做出实效。

  一是因地制宜,注重统筹布局。甘肃省委党校教授鲜静林认为,扶贫车间要因地因情而建,避免不具备条件的“为建而建”。根据不同情况,除了建设厂房式的扶贫车间,还可发展居家式扶贫车间、合作社式扶贫车间、“互联网+”式扶贫车间等不同形式。

  有专家学者表示,扶贫车间居于金字塔型产业体系的最底端,必须在省市一级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体系空间布局中精准定位。建议鼓励跨区域整合资源,把村组的扶贫车间建在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上。

  二是市场主导,提升发展质效。鲜静林等专家认为,扶贫车间应以政策扶持为基础,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避免“重投资、轻运营”。在引导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彰显企业文化、创新企业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推动扶贫车间更加优质高效发展。

  一些之前追求扶贫车间数量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也意识到,下一步应重点提升扶贫车间的质量,加强对扶贫车间的管理和优质企业的引进培养,促进村集体经济创收和贫困户增收,切实提高带贫能力。

  三是扶贫扶技,激发持续动能。部分受访对象告诉记者,希望能通过扶贫车间加强技能培训,着重对务工者培训给予经费保障。陆福兴建议,扶贫车间要和技能培训更紧密地结合,成为“扶技车间”。技能提升之后,贫困户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到外地工作,具备持续稳定脱贫的能力。记者白田田、柳王敏、冯大鹏、何伟、李志浩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