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联厂染疫,冷冻食材带毒……这次我们能揭开“新冠之谜”吗?

2020-06-21 10606 12
作者: 记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1日电 题:肉联厂染疫,冷冻食材带毒……这次我们能揭开“新冠之谜”吗?

  记者 张尼

  6月,北半球进入炎热夏季,就在许多人认为境内新冠病毒已经“销声匿迹”时,疫情突然出现反弹。海鲜市场屡屡“中招”、肉联厂频频“沦陷”……为何疫情都与这些场所产生关联?人们在疑惑,病毒是否还存在更为隐秘的传输链条?

6月19日,北京市民选购猪肉。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6月19日,北京市民选购猪肉。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为何总在这些地方暴发?

  北京疾控部门最新公布的新发地市场环境采样结果显示:综合交易大厅,特别是水产、豆制品局部售卖区域阳性样本较多,环境污染较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在北京出现病例的一周后,天津出现了一个单独的新增本土病例,患者没有北京出行史,自5月30日后一直从事洗碗工作,期间偶尔负责清洗冷冻海鲜食材。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段,境外的海产品行业和肉类加工厂也曝出多起员工集体感染新冠病毒事件。

  美国有多家海产品工厂近期出现大量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阿拉斯加布里斯托尔湾区的3名海产品工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俄勒冈州一家海产品公司也出现疫情,120多名员工病毒检测呈阳性。

  在韩国,世宗市的海洋水产部有也有多名职工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感染路径尚不明确。

  此外,近期“中招”的还有肉联厂。

  美国、德国、英国等地的肉类加工企业接二连三出现聚集性感染事件,德国一肉联厂聚集感染人数已升至700余人。

  巧合的是,去年年底武汉暴发疫情时,华南海鲜市场也出现大量确诊病例。

  另外,有法国医生重新检测去年患者的核酸样本时发现,有一例没有中国旅行史的患者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这位患者被认为可能是法国的“零号病人”,而他的身份是个鱼贩。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鱼类几乎无可能成为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中间宿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疫情和海鲜、肉食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依照此前一些流行病学专家的说法,两种可能性较大:被污染的海产品或肉食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市场造成传播,或者来自疫区的感染者造成了传播。

  而调查数据也显示,新发地市场感染的人以牛羊肉厅的水产品专柜相对比较集中。

6月13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警方对周边进行交通管控。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6月13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警方对周边进行交通管控。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海鲜市场或只是病毒“集散地”

  分析这些发生聚集性疫情的环境,几乎都离不开同一个环节——冷链运输。

  低温,恰恰是新冠病毒喜欢的环境。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热门评论
当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对来自于进口冷链(包括美国的)及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封存冷链,是否做了新冠病毒检测?
0条回复
这潭水好像越来越混!!!
0条回复
新冠病毒,不按照常规出牌!
0条回复
苍天在上,谁为罔顾国民生死,而决定实施从疫情极其严重的美国进口了四万吨美国冷冻猪肉负责?!
0条回复
而对于个人来说,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食用食物(包括海鲜产品)感染的证据,但是中国疾控中心方面已经建议,为了降低可能的风险,民众在购买食物时尽量不要接触生鱼生肉。
————这叫什么话?大疫当前,首当其冲的,难道不是切断冷链进口的主要毒源?!
0条回复
无药可医
0条回复
网友大悲狮吼的原文:

而对于个人来说,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食用食物(包括海鲜产品)感染的证据,但是中国疾控中心方面已经建议,为了降低可能的风险,民众在购买食物时尽量不要接触生鱼生肉。
————这叫什么话?大疫当前,首当其冲的,难道不是切断冷链进口的主要毒源?!

反问得好!
大疫当前,个人防不胜防!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切断冷链进口这个主要毒源!!!
0条回复
蝙蝠冤啊!
0条回复
中国疾控中心砖家建议,为了降低可能的风险,民众在购买食物时尽量不要接触生鱼生肉。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2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