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粮库空仓近一年无人发现?揭硕鼠四大贪腐手段

2020-08-01 11040 17
作者: 记者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国家的粮库本应成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重大灾害时老百姓吃饭的“压舱石”,但个别粮库的“硕鼠”“蛀虫”却信奉“粮库钱没腰,看你捞不捞”,大肆套取、侵吞国家资金。

  7月29日,四川省青神县人民法院判处该县原国粮公司总经理陶永鸿有期徒刑4年6个月,处罚金30万元,判处该县原国粮公司副总经理、财务科科长郭秀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处罚金10万元。

  究竟陶永鸿等有哪些粮库贪腐的内幕手法?此案的查处又对全国粮库系统监管补缺有何借鉴?

  菜籽油被盗牵出窝案

  菜籽油是农业大省四川小春粮油生产的主要产品。2019年5月21日,四川省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一油库的430吨菜籽油被盗,价值314万余元。油库保管员刘移星随之失踪。

  陶永鸿的反应却不同寻常——作为一把手的陶永鸿按说应该最着急,并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他却迟迟没有动作,两天后才上报。

  案子很快告破,系刘移星监守自盗。

  陶永鸿的反常表现,引起青神县纪委监委的注意。调查人员发现,油库被盗,只是该县国粮公司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是一起涉及违纪违法人员13人、涉案金额440余万元的腐败窝案。

  调查人员在郭秀群家中起获一个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2016年至今粮库“靠粮吃粮”的情况。

  “在陶永鸿授意下,郭秀群早已把2016年以前的账本销毁。我们搜到的这本账,是郭秀群给自己留的‘后手’。”青神县监委委员文学说。

  青神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张祥表示,陶永鸿对行业运转,特别是哪些方面制度不健全,哪些地方能见缝插针,都比较了解。“正是因为内行,陶永鸿通过各种手段套取国家资金。”

  粮库贪腐四大手法

  那么陶永鸿及其同伙,又有哪些“靠粮吃粮”的贪腐手段?

  其一,以旧当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粮库要定期轮换储备粮,即卖出旧粮,购进新粮。而在市场上,旧粮价格低,新粮价格高。在大量粮食轮换中,陶永鸿等人采取“以旧当新”“以次充好”等方式,赚取粮食差价,套取国家资金。

  2016年底,粮商李某某找到陶永鸿,希望购买粮库代储的一批中储粮。陶永鸿趁机提出,粮库把粮食卖给李某某后,要从李某某手中购回部分旧粮,入库充当新粮。“我买到这1276吨稻谷后,把其中896吨再卖回给国粮公司,账面上按新粮算。”李某某说。

  于是,这批本已轮出的旧粮,转了个圈就变成新粮再次进入粮库。陶永鸿从中非法牟利20万元。

  实际上,这批旧粮由于多项指标不合格,只能用于生产饲料。粮库把旧粮、坏粮往新粮、好粮堆上一混,就很难看出来了,再过几年变成陈化粮,就更看不出来了。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