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你关心的大国重器怎么过年?

2021-02-16 3862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海报设计:殷哲伦

  大年初四,“天问一号”传来火星的最新问候,一个漂亮的“转身”,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春节前夕,“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照片;腊月二十九,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大年初一,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公布,那是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天问”探火到北斗组网,从“嫦娥”奔月到万米深潜……刚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没能阻挡中国创新的脚步,一批科技成果惊艳亮相,成绩斐然。新春佳节,这些国之重器“放假”吗?它们和它们背后的科研人员在干啥?新一年,还将有哪些新突破?

  这是国家航天局公布的“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春节前夕,“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照片;腊月二十九,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大年初一,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公布,那是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新华社发

  “天问”探火: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

  新春伊始,行进在探火征途上的“天问一号”接连传来好消息:

  春节前夕,“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照片;腊月二十九,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大年初一,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公布,那是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

  北斗全球组网示意图(动画演示)。新华社发

  制动捕获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环绕器能否精准点火制动,关系着任务的成败。“天问一号”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环绕器部分携带的中分和高分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环火成功的背后,是一个个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火星捕获时只有一次机会的一脚刹车如何踩准?上亿公里外的火星探测器如何开展自主管理?一批批科研人员迎难而上,集智攻关,不舍昼夜。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得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环火轨道,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自豪地说:“深空是等待人们探索的未知领域,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这是2020年1月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检修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天外忙碌:北斗高悬引路明

  天问问天上九重,北斗高悬引路明。这个春节,在天外忙碌的还有北斗卫星。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