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首映当日票房破2亿 抗美援朝精神激荡人心
《长津湖》首映当日票房破2亿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荡人心
这是一部史诗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打造的电影《长津湖》于9月30日在全国献映。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30日22时,票房已达2.02亿。片中故事发生在71年前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挫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这场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提振了民族自信,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节点,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长津湖》等主旋律电影,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中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电影主创为何说《长津湖》会让人热血沸腾?电影展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电影受到热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记者采访了《长津湖》出品人、总制片人于冬,导演陈凯歌和历史顾问王树增。
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电影
记者: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赢得了伟大胜利。为什么选择东线的长津湖战役进行电影创作?
于冬: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记忆当中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还是上世纪50年代拍的《上甘岭》和60年代初的《英雄儿女》。几十年过去了,这两部黑白电影历久弥新,至今影响力都非常巨大。
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电影。一直以来,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衣服与美军激战,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更觉可歌可泣。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能够把长津湖战役搬上银幕,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荣幸。我们要用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跟创作理念完成一部经典战争片,告诉观众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美军。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部史诗。
陈凯歌: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和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形象地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就犹如一颗照明弹或者一颗信号弹,升上了时代的夜空,照亮了国家的前途。
在朝鲜东线有一个巨大的山脉叫狼林山脉,这个山脉基本上是没有人烟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战斗。长津湖战役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态势,让我们的部队在东线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