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运动与全党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1942年春,首先在延安开始的整风运动,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人格力量,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创举,对于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全党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加强学习:思想和行动统一的基本前提
1937年11月29日,延安机场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在这里迎接王明回国。这是毛泽东与王明的第一次会面,在欢迎会上,毛泽东说王明回国是“喜从天降”。但是,王明却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一回到延安就到处发号施令,提出了“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给党内思想造成混乱。王明从过去的“左”倾错误又跳到右倾错误,主要原因就是不从实际出发,照抄照搬书本知识,教条地对待共产国际的指示。王明的教条主义之所以仍有市场,就是因为党内大部分同志理论水平不高,不能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1938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会后,党中央开展了一次学习运动,强调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党的历史。然而,这时党内的教条主义还在作祟,学习活动并不顺利。1940年3月,王明把自己在1931年所写、集中反映他的“左”倾错误观点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一书在延安重印,并在序言中为过去的“左”倾错误作辩护。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损失惨重。毛泽东痛心地指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有同志没有把普遍真理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十年反共的蒋介石”。为了统一党的思想,毛泽东要求把反对教条主义的问题提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延安整风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整风学习,解决党内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
延安整风运动始终以学习党中央规定的《整顿党的作风》等22个文件为主要内容,有阅读能力的党员干部逐渐精读,并撰写笔记,《解放日报》等报刊还发表了许多党员干部整风学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和讨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大提升。周恩来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期指出:“党内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解放出来,这是毛泽东同志领导整风学习的结果,是思想上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