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下的上海港:船未见堵,但货难运
上海洋山港码头。图/图虫创意
上海近期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所在地,上海的集装箱货物运转也因此受到直接影响。
据上海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的通知,3月29日起,涉及上海港进港运输的集装箱车辆,需持有上港集团发放的电子防疫通行证,而获得通行证的条件是,集装箱卡车司机(以下简称集卡司机)同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多名货运物流公司从业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上海封控期内,集装箱卡车货运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车辆很难进入上海,即使进去了,也很难出来。
林昊(化名)是一名大型国际航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大部分业务都已停滞,“很多集装箱堆场(用于交接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人员、集卡司机都被封控在居住地,导致缺乏运输空箱的车辆,堆场只能完成提箱、还箱等基础业务”。
集卡跨省货运受阻
据了解,率先封控的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是上海仓库、物流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浦东是上海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核心区,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外高桥港区(上海港以接纳第三、第四代国际集装箱为主体的内、外贸相结合的深水港区)、洋山港区等重要物流枢纽都位于浦东。
上海港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据上港集团通知,除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外,全港各生产单位保持24小时作业。
上港集团4月2日公告称,根据内部数据监测,目前上海港作业平稳有序,上海港的靠泊效率大幅优于2021年的整体水平。自3月28日以来,上海港集装箱船平均等泊时间小于24小时,平均等泊船舶小于10艘次。上港集团强调,码头生产运营正常,集装箱船未见拥堵。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虽然此次封控不关闭港口,但货运效率仍受到较大影响。多名航运从业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反映,疫情原因使港口工人、集卡司机出入不如以往顺畅,导致货运时效延迟。同时,上海港的绝大部分货源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并非上海本地工厂,上海本地很少有货运司机,因此集卡的跨省货运受到了直接影响。
上港集团旗下江苏片区公司负责人张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集团目前实施人员闭环管理,港口船舶停靠、驳接作业仍正常进行。不过,由于受疫情影响,集卡运输会受到一定拖累。
林昊所在的公司就位于浦东。4月1日下午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接到解封通知,公司大部分检验集装箱的人员、集卡司机还被封控在居住地,很多工作仍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