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下的上海港:船未见堵,但货难运
上海洋山港码头。图/图虫创意
上海近期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所在地,上海的集装箱货物运转也因此受到直接影响。
据上海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的通知,3月29日起,涉及上海港进港运输的集装箱车辆,需持有上港集团发放的电子防疫通行证,而获得通行证的条件是,集装箱卡车司机(以下简称集卡司机)同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多名货运物流公司从业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上海封控期内,集装箱卡车货运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车辆很难进入上海,即使进去了,也很难出来。
林昊(化名)是一名大型国际航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大部分业务都已停滞,“很多集装箱堆场(用于交接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人员、集卡司机都被封控在居住地,导致缺乏运输空箱的车辆,堆场只能完成提箱、还箱等基础业务”。
集卡跨省货运受阻
据了解,率先封控的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是上海仓库、物流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浦东是上海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核心区,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外高桥港区(上海港以接纳第三、第四代国际集装箱为主体的内、外贸相结合的深水港区)、洋山港区等重要物流枢纽都位于浦东。
上海港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据上港集团通知,除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外,全港各生产单位保持24小时作业。
上港集团4月2日公告称,根据内部数据监测,目前上海港作业平稳有序,上海港的靠泊效率大幅优于2021年的整体水平。自3月28日以来,上海港集装箱船平均等泊时间小于24小时,平均等泊船舶小于10艘次。上港集团强调,码头生产运营正常,集装箱船未见拥堵。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虽然此次封控不关闭港口,但货运效率仍受到较大影响。多名航运从业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反映,疫情原因使港口工人、集卡司机出入不如以往顺畅,导致货运时效延迟。同时,上海港的绝大部分货源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并非上海本地工厂,上海本地很少有货运司机,因此集卡的跨省货运受到了直接影响。
上港集团旗下江苏片区公司负责人张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集团目前实施人员闭环管理,港口船舶停靠、驳接作业仍正常进行。不过,由于受疫情影响,集卡运输会受到一定拖累。
林昊所在的公司就位于浦东。4月1日下午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接到解封通知,公司大部分检验集装箱的人员、集卡司机还被封控在居住地,很多工作仍处于停滞状态。
“堆场的很多工作需要现场操作,比如开堆高车(各种轮式搬运车辆)、集卡拖车等。”林昊说,现在堆场缺少拖车人员,导致很多进口的空集装箱陷在码头里,不能及时拖到堆场,或者即使拖到堆场,也无法进行验修。
“公司现在堆场的集装箱库存量和人力还能勉强支撑出口需求,但要继续封控下去的话,可能会缺箱。另外,验修时需要提前从其他地方(国内)采购材料,现在有些堆场已经缺少焊接的材料了,即使有人力也验修不了。”他说。
随着上海疫情持续严峻,交通管控也进一步收紧。上港集团发放的防疫通行证,目前需要同时持有48小时内电子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才行(如能提供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则无需提供抗原检测证明)。
上海浦东一名货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并不是集卡司机有核酸阴性证明就可以了,有很多小区现在被封控,居民无法出行,这其中也包括集卡司机。另一名居住在浦西的海运货代企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28日之后他就一直居家隔离,无法接货。
不过,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龚建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海市内的集卡运输受影响不大。现在更多的问题是出了上海之后,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地方对上海来的车辆采取直接劝返。
据了解,从3月28日开始,江苏、浙江、安徽3省的多个地区的高速出口对上海车辆管控措施再升级,铜陵、诸暨、镇江、丹阳等地直接劝返,仙居则对来自上海的集卡司机实施下高速后直接隔离。
林昊所在的公司有集装箱在太仓,据他了解,3月28-29日集卡司机还能往返上海,到上海后,先交付箱子,然后做1次核酸检测,只要检测结果是阴性,就可以返回太仓。但现在太仓的集卡司机已不能前往上海。
航运界网主编、航运行业分析师王海表示,疫情封控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集卡运输、集装箱周转等产生一定影响,部分集装箱船公司也采取措施,减少船舶挂靠上海港,暂停市区内仓库运行等。
效率降低,可能会导致港口有所拥堵,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他说,“上港集团目前正在全力保障24小时作业,集卡司机通过核酸检测等方式仍继续保持工作。”
张扬预计,目前距离集装箱作业的解封还要一段时间,“至少需要3-4周”。
陆改水、铁减缓公路货运压力
“此次封控对上海港口和物流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陆上集疏运方面,尤其是集卡运输,在上海市和上港集团为集卡司机开通绿色通道之后,我认为这种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龚建伟说。
他介绍说,整个港口的集疏运体系一般分为陆侧和水侧,陆侧主要包括公路和铁路,目前上海港船舶“跳港”(即不停靠上海,在周边港口上下)的情况并不多见,封控对公路运输的影响是最大的。
据悉,1名运货人员在上海港提箱排队需要几个小时;排队结束后去工厂装箱,安装1个集装箱又需要几个小时。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即便装箱成功,在公路运输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关卡,每个关卡都会有相关人员进行抗原筛检,而1次抗原检测最快也要十几分钟。每个司机都需要十几分钟,就会导致集卡车辆的堵塞。
另外,工人进入工厂装卸货物,货源和集卡司机都需要进行抗原检测,这些都可能导致公路运货效率大幅下降。
“随着各地防疫政策收紧,集卡运输耗费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张扬表示,例如,传统集卡运输车辆从上海“背”空集装箱,到南京、镇江等地装箱再运输,这中间必定要过无锡、苏州、常州等地,由于各地疫情状况不一,货运车辆可能因此而受阻。
为缓解因疫情影响造成的上海港公路运输资源紧缺压力,上港集团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覆盖上海港洋山片区、外高桥片区各码头至长江及长三角区域相关港口。
除了陆运,到上海港的集卡运货方式还有铁路运输和水(船)运,后者包括长江航道、苏南和苏北一些河道运输。张扬说,因为目前公路卡车运输相对比较困难,上港集团推出的“陆改水”、“陆改铁”运货模式,可以减缓货物运输的压力。
水运的优势在于,属于闭环体系作业,运货人将集装箱运送至码头时无需下船,而且1条船1次可以运输两三百个集装箱。
龚建伟表示,“陆改水”、“陆改铁”是在尽量弥补第三方集卡运输的不足。此外,上港集团同时推进海铁联运,通过铁路运输方式到达上海港的集装箱堆场(主要是芦潮港),然后由上港集团内部的集卡来运输货物,不需要外部司机介入。
解封后,影响短期内仍会持续
“尽管实行了封控,但为了保障供应链稳定,上海港保持24小时作业,目前整体上船运正常,上海港近期集装箱日均吞吐量保持在14万标准箱。”航运行业分析师王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林昊看来,这次封控对整个航运行业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影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好判断。他说,从上海港出口的货物应该有五分之一是从国内其他地方运进来的,上海封控后这些货物就很难从上海港出口,需要从其他港口出口。
“通知封控的时候比较匆忙,通知完,第二天就实施封控了,没有给集装箱堆场这边预留时间准备,比如运送一些生活物资、准备床铺、洗浴的地方等。”林昊说,他所在的航运公司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被封控在上海各地的居住地,一些留守在单位和堆场的同事,生活物资和洗漱都成问题,有的人连休息的床铺也没有。
林昊说,现在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能替班的工作人员。之前堆场的工作一般是24小时不停歇,现在一天只能工作一半时间。
张扬表示,目前上港集团是完全闭环管理,实行专班制,有的工作人员在码头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二十天,住在码头的公司宿舍。其实从2020年疫情开始就已经是这种生活状态了,很多码头工人都是2-3个月才回一次家,下船后需要做核酸检测,居家隔离,休息一小段时间,1个月之后再上船。“现在上海封控期间,船员的替换率很低。”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马士基、中远海、赫伯罗特、长荣和美森等多家船公司相继发布业务调整通知。马士基表示,由于上海浦东和浦西地区在4月5日前全面封控,进出上海的卡车运输服务将受到30%的影响。该公司认为,封控管理“将会导致运输时间拉长,绕道和使用高速公路的费用等运输成本有可能会上升”。
“不止马士基,很多其他的船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张扬说,上海相当于一个大的基站,里面积攒了很多货物需要进出,只靠水运或者陆运,都不可能100%完成。现在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路运输出现堵塞和停滞,这势必会影响很多货物的进出。
据财新报道,一位货运行业人士指出,近期外地发到上海的货物运价上涨明显,涨幅接近50%,甚至也出现了上涨100%的情况。“货运费用相对之前肯定是有上涨的,涨价属于正常现象。”前述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
实际上,疫情以来,集卡货运的费用一直都在高位,这可从海运龙头企业中远海控(601919.SH)去年的财报中窥得一二。3月30日,中远海控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公司总体经营业绩、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和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息税前利润1315亿元,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息税前利润达到1277 亿元。
“从巨额利润也能看出,这个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有多疯狂。”龚建伟说,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整个物流供应链不顺畅。其实整个集卡运输费用的高点已经在慢慢往下走了,但相较历史价格而言,仍在高位。他认为,这轮封控可能会小幅抬高运价,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此前通告显示,4月5日3时,浦西会解封。不过有分析认为,不太可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应该是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病例数目,分级分区域逐步解封。在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之后,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解封过程,个别区域或许还会出现零星反弹。
“上海的很多集卡是往来长三角的,目前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由于上海疫情影响也相应提升了防控力度,对集卡在高速公路等处的通行政策尚不统一,缺乏统筹。”王海建议,长三角地区在应对疫情中的货运通畅方面可以多沟通协调,争取探索核酸检测报告和通行证明互认,政策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