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黄金贱卖 牵出4.7亿经济大案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买来黄金,立即赔本贱卖掉”“声称产品的原材料中含有黄金,却被发现其中无任何黄金成分”“产品出口到香港后,马上被当成废品处理掉”,这一系列反常的商业操作背后,隐藏着一个跨省经济犯罪团伙。
他们以黄金制品交易为幌子,采取“低值高报、虚构谎报”方式,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疯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过长达1年多的缜密侦查,四川省绵阳市警方辗转四川、广东、广西、山东等省份,行程数万公里,全链条打掉该犯罪团伙。2022年4月底,随着被告人詹某堆等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标志着该案全案告破。
专案组主要成员、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教导员缑宝林全程参与了该案的侦查工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表示,在这起特大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多名犯罪嫌疑人仅为初中学历。他们谎称用贵金属加工产品,以达到提高进项商品价值的目的。
他说:“在两三年的时间内,该犯罪团伙总计购买了大约1吨的黄金,然后低价销售,并虚开4.7亿增值税发票。该案侦破后,大量购买发票的企业补缴了税款,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花千万买黄金亏本出售
2020年底,绵阳市税务部门向绵阳警方反映了一条线索:四川国金宝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宝公司”)在短时间内大量购买黄金,声称用作原料生产出口产品,并以此申请出口退税。
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的四川国金宝公司,曾花千万买黄金后立即亏本出售。供图/绵阳市公安局
税务机关在核查时,发现该企业销售的产品中并不含任何黄金成分,存在明显的购销不匹配的情况,税务部门由此引起警觉,认为该公司存在很大的骗取出口退税的作案嫌疑。
根据相关法规,出口退税是指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可以帮助出口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商品国际竞争力,使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有效避免“在国内交完税,到国外又要交关税”的国际贸易进出口双重征税现象。
这样既可为企业减负,也可以促进对外贸易。一旦退税,大笔的资金可以退回企业账户。有些不法分子却盯上这一环节,通过假报出口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天眼查显示,国金宝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5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焦某。注册地址为绵阳市科创区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加速器C区2栋3楼,经营范围包括建材批发;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销售电子产品;眼镜制造;销售金银饰品等。焦某控股比例100%。